ID: 22675926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86932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33张,纲要,中外,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秦朝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秦朝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使学生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秦朝政治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公元前230年 秦发动统一战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秦灭六国 秦朝的统治 公元前 221年 秦统一 公元前207年 刘邦入咸阳 楚汉之争 秦末农民起义 【阶段特征】 1.政治: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秦朝暴政导致其短命而亡。 2.经济:小农经济初步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统一度量衡和车轨。 3.思想: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1.秦统一的原因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紜、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荀子·王制篇》 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1.秦统一的原因 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历代秦国重臣 原身份 百里奚 虞国人 商鞅 魏国人 张仪 魏国人 李斯 楚国人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一、秦的统一 咸阳 秦 前230年灭韩 前221年灭齐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建立秦朝 2.秦统一的过程 喊赵薇去演戏 思考: 面对辽阔的帝国,秦朝采用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3.拓展疆域 西到陇西 东至东海 北抵长城 南濒南海 北方: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南方:南平百越,修灵渠,置郡县 西南:开辟“五尺道”,辖管西南夷 专制主义 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 一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实行垂直管理。 (1)概念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2)基本内容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地方制度郡县制 三皇 五帝 始皇帝 简要说明 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核心特点) 皇位世袭。 (1)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2)特点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制度 皇 帝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军务(虚有其位) 奉 常 郎中令 卫 尉 太 仆 典 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