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第四单元 语文要素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发现了什么? 咏物诗 咏鹅 咏柳 蝉 描写自然事物 你会填吗? 一( )当先 (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 马 马 马 马 马 马 马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 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在古代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诗《马诗》。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 络 脑,快走踏清秋。 yān sì jīn luò nǎo 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壹 知作者 作者简介 李贺(约790—约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世称“诗鬼”“鬼才”等。 主要作品:《马诗》《李凭箜篌引》等。 《马诗二十三首》 唐 李贺 贰 明诗意 理解古诗的方法 联系旧知 反复诵读 借助注释 查找资料 想象画面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①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②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 ③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写景 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写景 边塞战场 凄凉冷寂 诗的前两句为骏马驰骋创设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大漠平沙如雪,燕山弯月似钩,诗的前两句展示出了寒气凛洌、清冷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象,为后面写骏马驰骋,冲锋陷阵,创设了一个广阔无垠的背景。 精读品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尊贵的马 矫健的马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戴上金络脑,意味着马儿受到重用 他真的只是写马吗? 借马喻人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后代,但生不逢时,家道没落。由于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故有凌云壮志,满腹傲气,迫切希望通过科考为国家效力。但由于父亲去世,李贺服丧三年错过考试,后来又被妒才者放出流言,被迫退出考试。几年后,好不容易经人举荐当了三年奉礼郎,却因人微官轻,始终没有机会施展才华。李贺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就如同被困在马厩里的千里马…… 资料库 借马喻人 马儿受到重用 人受到重用 借写马表达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 托物言志 在漠漠旷野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他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 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他怎能不忧虑? 因此他感叹——— 想到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托物言志 通过对某样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志向。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拓 展 【积累含“马”的成语】 金戈铁马 一马平川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人仰马翻 老马识途 走马观花 千军万马 一马当先 人困马乏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诗》其四 唐 李贺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马诗》其五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