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6课时《6.5频数直方图》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理解每一组的两个边界值的平均数称为该组的组中值.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学习者分析 掌握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教学目标 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2.频数直方图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频数直方图的应用.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请你说出各个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63,84,91,50,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 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议一议: 频数直方图和一般条形统计图有何区别 频数直方图是经过把数据分组,列频数表等步骤得到的,数据分组必须连续,因此各个长方形的竖边依次相邻.这是一般条形统计图所不要求的. 学生活动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回忆相关问题. ? 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学生思考,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环节二:新知探究 画直方图的步骤:(1)分组. 确定最小值m和最大值M. 组数的多少由什么决定? 组数的多少由组距决定,组距越大组数越少,组距越小组数越多. 确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数据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 列频数分布表.统计属于每组中的数据的个数(频数),为避免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我们仍采用“画记” 的方法,得到频数分布表. (3) 绘制频数直方图.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频数直方图(简称直方图).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示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理解每一组的两个边界值的平均数称为该组的组中值.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环节三:典例精析 典例精讲 例:抽查20名学生每分脉搏跳动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 81,73,77,79,80,78,85,80,68,90,80,89,82,81,84,72,83,77,79,75. 请制作表示上述数据的频数表. 解:(1)列出频数表,如表.为方便起见,我们给出组中值的数据. 组别 组中值人数67.5~72.57072.5~77.57577.5~82.58082.5~87.58587.5~92.590 2 4 9 3 2 2.请制作表示上述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有若干个宽等于组距,面积表示每一组频数的长方形组成的统计图叫做频数直方图,简称直方图. 为了使图形清晰美观,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横轴上可以只标出组中值,不标出组界. 请观察图 6-11,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每一组包括前一个边界值,不包括后一个边界值): (1) 被检测的矿泉水总数有多少种 (2) 被检测矿泉水的最低 ph 至少为多少 (3) 组界为6.9~7.3这一组的频数、频率 分别是多少 (4) 根据我国2007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的ph应在6.5~8.5的范围内. 被检测的矿泉水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有多少种 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1)42 (2)5.9 (3)10 5/21 (4)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