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统编版)思想政治 1 2 3 4 5 6 7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问题导引 讲授新课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判断的类型,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判断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公共参与: 明确运用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注意的问题,正确进行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2 新课导入 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让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儿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 仙鹤的话中使用的判断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 问题导引 3 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复合判断 含义 构成 分类 真假 意义 要求 假言判断 选言判断 联言判断 必要性 含义与构成 分类 讲授新课 4 ㈠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必要性: 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 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及构成 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鲁迅 既是 文学家,又是 思想家 支判断 支判断 联结词 联结词 讲授新课 4 3.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3)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1)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2)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 讲授新课 4 ㈡正确运用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并且q) 1.含义: 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构成: (1)联言支: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2)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有时可以省略。) 鲁迅 既是 文学家,又是 思想家 联言支 联言支 联结项 联结项 讲授新课 4 联言判断常用并列复句、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和转折复句表示。 例如: ①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 ②他不仅是班长,而且是校学生会主席 ③他披上大衣,走到院子里。 ④张强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很努力。 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 A主项相同: “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鲁迅是革命家”。———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谓项相同: “小刘是球迷。小赵是球迷。”———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讲授新课 4 3.联言判断的真假: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p q P并且q 1 1 1 1 0 0 0 1 0 0 0 0 联言判断与联言支的真值关系的真值表 全真才真,一假则假 讲授新课 4 判断下面联言判断真或假? 1、一名窃贼因盗窃被抓,他向警察狡辩道:“虽然我没有偷东西,但我还是愿意赔偿失主损失!” 2、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 3、贪污是一种违纪行为,但不是一种违法行为。 4、出入校门者,请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讲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