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2课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五年高考 1.(2024广东,8,3分)高一(2)班同学来到广东某社区新建的议事场所“玻璃屋”,参加社区党支部组织的“阳光温暖话民生”活动,记录如下: 参与主体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人大代表、居民代表、民情观察员等 讨论议题 电梯加装纠纷、电动车乱停乱放 协商成效 化解纠纷,规范管理,达成共识 居民评价 “玻璃屋”成了“暖心屋” 据此,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合理的有( ) ①居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社区公共治理有了新平台 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就民生事项积极行使表决权 ③居委会坚持为民办实事,主导重塑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④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通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江苏,6,3分)某市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立法全过程,事前广泛动员,深入普及相关法律;事中搭起平台,让基层意见充分汇集,力求取得不同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事后及时反馈,形成民主决策的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由此可见,该市 ( ) A.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民主决策权 B.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全链条开展民主立法活动 C.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D.完善地方立法制度,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3.(2024新课标,16,4分)某市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按区域联结辖区单位、行业等各领域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采取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组建联合党委,畅通各类群体之间的诉求表达和协商渠道,推动区域党建工作互联互动。这一做法( ) ①意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党的群众组织力 ②能够推动实现民主决策,消除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③有助于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④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福建,5,3分)被民政部列为“全国一百篇优秀村规民约”的《浮渡民约》,由村民代表会议倡立,涵盖孝老爱亲、遵纪守法、协商调解等内容,四字一句,朗朗上口;以抓热点、消痛点、疏堵点为导向,经过数十年持续完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风文明。《浮渡民约》的倡立和完善有助于 ( ) ①优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程序 ②提高村民的公共参与意识 ③推动村务管理规范化、组织化 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湖北,7,3分)锣鼓文化是某村的传统特色文化,该村党支部发挥这一特色,利用微信群打造“击鼓议事堂”,实现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每当村里需要就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村党支部(“击鼓队”)就会在微信群发出信息,如同击响“议事鼓”,村民代表便集聚一堂,积极建言献策。“击鼓议事堂”这一形式(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②完善了基层自治的议事规则 ③丰富了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④提高了基层自治的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完成下题。 6.(2023全国甲,19,4分)近年来,某地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微服务平台,形成“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社工参与、情感治理、数据赋能”五大机制,构建起以“大数据、微服务”为主要特色的社区治理和服务综合体系,被评为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这启示我们,加强基层治理 ( ) ①要统筹发挥街道、社区的政府管理职能 ②要以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为前提 ③需要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④要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理念,提高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A.①②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