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8145

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35664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上诉与二审程序? P94一①-③ ①一审结束后,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②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两审终审) 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再审程序) 新课导入 张某发现其丈夫有外遇,于是便雇人跟踪并偷拍到丈夫与一名年轻女子发生“亲密接触”的照片,准备以此作为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 张某偷拍偷录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为什么? 证据应当合法、有效,且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的根本性标准在于:收集该特定证据的手段与结果是否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如果照片是通过严重违法的方式获取,比如严重侵犯他人隐私、非法侵入等违法行为,那么这些照片将不能作为合法证据使用。如果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则可以作为诉讼证据。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三框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目录 01 处处留心皆证据 02 主张权利靠举证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科学精神:明确证据的作用和类型。(重点) 掌握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重难点) 2.法治意识:树立证据意识,增强自觉运用证据的习惯。 3.公共参与:学会收集、保留证据,提高举证能力。 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学习目标 01 03 证据的含义、作用和类型? (P95-96) 02 收集与保存证据的重要性和表现?(P96) 阅读教材P94-97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自主学习 04 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原因?(P97) 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P97) 处处留心皆证据 01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 (1)含义: (2)作用: 证据,就是 ,是诉讼过程中用来 的根据。P95一 案件事实=法律事实 生活事实 ①区别: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生活事实。 ②联系: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可以达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P95相关链接 证明的根据 证明案件事实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 (1)含义: (2)作用: 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P95一 ①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 P95-96(1)-(3) ②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裁判的依据。 ③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④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P95相关链接 了解各类证据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 (3)类型: P95-96(1)-(3) ①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录音录像)、电子数据(手机短信、电子聊天记录、数码照片)、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8种)P95二 ②行政诉讼法: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9种)P96相关链接 ③刑事诉讼法: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13种)P96相关链接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 物证 书证 从外在形式上看,书证也是客观存在的物品,但作为证据形式,书证和物证有本质区别。 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作案工具、赃款赃物、案件中被损坏的物品、血迹、指纹、脚印等)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书信、合同书、购物小票、收据、账本、不动产权证书、图纸、产品包装上的性能说明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