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针对事物本身)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针对自身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1 2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针对事物本身) 1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例如:“草莓是红色的”。 其中“红色”是“草莓”的性质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 2、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 例如: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这个苹果很甜 ③自私不是美德 ④教室里没有人 注意: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 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例如:①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 ②凡是领导说的话都是对的。 ③有的老师不是教授。 ④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除此之外,这些判断都不包含其他判断,故都是直言判断, 若再加上其他理由的条件,则就不是直言判断。 下列性质判断分别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什么性质? 1.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2.这些商品物美价廉。 3.所有的猫都是动物。 4.所有的猫都不是植物。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6.这个学生不是中学生。 断定“你”具有“善良的人”的性质 断定“这些商品”具有“物美价廉”的性质 断定“猫”具有“动物”的性质 断定“猫”不具有“植物”的性质 断定“鲁迅”具有“伟大的文学家”的性质 断定“这个学生”不具有“中学生”的性质 小组讨论 三分钟 例如: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构成。 3.性质判断的结构 处于语句主语位置。 处于语句宾语位置。 01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通常写作“S” 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通常写作“P”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 ④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 【常用“有(是)或者“无”(不是)表示,有的场合可以省略。例如:这个苹果(是)很甜】 小试牛刀 请分别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 1.所有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乌鸦 不是 黑的。 2.有些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同桌讨论三分钟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含义 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举例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这个苹果很甜。(联项省略) 1.自私不是美德。 2.长期熬夜不是好习惯。 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对日常表达中,“是”常被省略或替代。如:“中国的发展必将(是)充满希望”。 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 4.性质判断的种类 (1)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对象范围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一个 量项表示 所有,一切,任何,凡是,每个等 可以省略 有些,少数,大部分等 不可以被省略 通常用“这个”“那个” 或单独概念。 一般不需要量项 举例 所有猫都不是植物 (省略量项:猫都不是植物) 有的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的 小明品学兼优。 这朵花是红的。 4.性质判断的种类 (2)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探究与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