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476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1727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逻辑,多种,含义,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掌握逻辑的不同用法;区分狭义逻辑学和广义逻辑学。 【教学目标】 1.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 2.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3.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教学重点】了解“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把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区分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TikTok在美国的月活跃用户已达1.7亿并且深受年轻人喜欢。美国18至29岁的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在TikTok上获取新闻并日TikTok成为2024美国大选的关键角色,按照这个逻辑,TikTok应成为美国政客的“座上宾”。但是,美国打着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签署了“非卖即禁”的法案。面对美国“既然监控不了,就直接将其禁止、剥夺”的神逻辑,美国网民为表对禁令不满。” 思考:TikTok难民”大量涌入小红书这些“神逻辑”都有什么特征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神逻辑”吗? TikTok难民”大量涌入小红书这些“神逻辑”都有什么特征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神逻辑”吗? 议题:“逻辑”多种含义,树立科学逻辑思维———从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说起 议题一:从美方打压TikTok背后的底层逻辑中明晰”逻辑“不同用法,掌握逻辑思维运用的前提 议题二:从外交部回应白宫TikTok禁令中探究”逻辑“思维方法,有效发挥逻辑思维的作用 新课讲授: 出示课题:“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幕:“逻辑”的多种含义 议题一:从美方打压TikTok背后的底层逻辑中明晰”逻辑“不同用法,掌握逻辑思维运用的前提 议学情境一:阅读材料 《无视美国人的言论自由,美方打压TikTok背后的底层逻辑》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维持美国总统拜登于去年4月签署的法案,该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公司在九个月内,也就是2025年1月19日前,剥离其在美国的业务,否则将面临全面禁令。 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TikTok可能与中国共享美国用户数据,从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但TikTok方面坚决否认这一指控,自5月起便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这项法案的实施。在TikTok败诉案判决原文中,提到很重要的一句话:这种“既然监控不了,就直接将其禁止、剥夺”的逻辑:就是美方所谓的危及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依据。为生存一搏,激烈较量,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美国会作证,为数据进行了5小时的安全辩护。TikTok的封禁事件再次凸显了中美之间的科技摩擦和竞争。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打压,表面上看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一场文化、经济甚至政治的较量 议学问题:(1)美方打压TikTok有自身的考量,请你谈谈这里的“逻辑”指什么 (2)CEO周受资在美国舌战群雄,需要很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里的“逻辑”指什么 (3)“既然监控不就直接将其禁止剥夺””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1、“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或者与“规律”同义;(研究对象) 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研究目的)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1)作为规律的逻辑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属于价值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