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0287

纲要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761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形成,格式,教学设计,体系,殖民
  • cover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世界近代史四个单元(三、四、五、六单元)内容的主要线索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的形成。 从第六单元来看,本单元的两课按照“侵略与反抗”的逻辑关系编排,12课介绍列强的殖民侵略活动以及带来的结果,13课介绍了在列强的殖民侵略之下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展开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两课内容紧密联系。本课内容是16世纪初-20世纪初资产阶级凭借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进行殖民扩张,逐步将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主导下的殖民体系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这一不合理状态也激发了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为下一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做铺垫。 从本课内容来看,本课包含四个子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四个子目遵循历史时空顺序,沿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分别介绍了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被殖民化的过程和特点,最后再来总结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基本了解西、葡、英等国在16-18世纪期间的殖民扩张史实;通过纲要下前五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了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相关历史,并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史料分析理解能力,能够梳理时空网络、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 初中课本中对早期殖民扩张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学生对于西方殖民扩张史实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积累,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有所加强,并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素养,且学生通过纲要下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对于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等知识已有了解,对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经济体系的建立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列强在不同地区的侵略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不能从多角度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本课需要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能多角度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设计思路 本次授课采用文本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课本已有材料,梳理课本结构、提炼大概念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结构:梳理近代史线索,分析本课与现代史发展线索的联系;分析单元导语,找出单元线索并分析出本课的大概念———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少数人奴役和控制多数人的极不合理状态。接着进行新课讲授:围绕这一大概念,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