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3572

4《三月桃花水》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18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月桃花水,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三月桃花水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版本 部编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三月桃花水》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以诗化语言描绘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之景。作者将桃花水比作竖琴与明镜 ,从声音、光芒角度展现其美,字里行间饱含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文字优美,结构清晰。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阅读基础和生活经验,但在理解作者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需引导。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绮、谈”2个生字,正确读准多音字“和”。 2.熟练运用抓关键语句的方法,深刻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在仿写中灵活运用,提升写作水平。 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课堂朗读表现,包括字音准确性、句子流畅性;小组合作参与度,如讨论积极性、分工合理性;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 作业评价:检查课后背诵课文情况,仿写情况。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1.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语言美。 2.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写作手法的妙处,学会在写作中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1. 遵循探究思路:设计 “五步” 探究流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从明确任务、尝试复述,到制定学习方案、合作探究,最后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 2.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性作业单,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文理解,提升能力。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进入课题 1. 播放春天美景视频,展示桃花盛开、河水潺潺流淌的画面,同时播放轻柔的鸟鸣和流水声的音频,营造出充满生机的春日氛围。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闻,引出课题《三月桃花水》,板书课题。 让学生感官上感知春天的美好,带着美好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感悟特点 (一)齐读课题,引入任务 (二)引出“五步”探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步: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1.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绮、谈”2个生字,正确读准多音字“和”。 2.熟练运用抓关键语句的方法,深刻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步: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识字。 2. 教师利用PPT展示生字词:绮丽、谈天、应和、铃铛、丝绸、垂柳、低语、裹着、花瓣。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音,重点指导“绮”读qǐ ,“和”在“应和”中读hè。 交流识字方法,如“绮”用换偏旁法记忆 ;“裹”通过拆字法记忆,“衣”字中间包着“果”。 第三步: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围绕三月桃花水写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总结。 第四步:按照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实践 引导学生默读1 - 2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将“春水”写成“桃花水”? - 指名回答,预设:三月桃花盛开,花瓣飘落水中;绮丽的朝霞装点河水;桃花盛开的明艳与春水相映成趣。 - 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读出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2. 感受声音美 - 小组合作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