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7198

高教版基础模块 6.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数学 类型: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329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基础,模块,6.2.1,直线,倾斜角
  • cover
(课件网) 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下册 6.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新课引入 01. 新知探究 02. 典例分析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小结 05. 课后作业 06.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重 直线斜率的计算. 难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在前面的学习中,有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思考 我们在初中就学了距离的概念,那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如何来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数学家———笛卡尔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 - 1650年2月11日)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家,同时也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之一。解析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使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特别是通过坐标系来描述几何图形和解决几何问题。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数学家———笛卡尔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思考 1.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是什么? 2.由一点能否确定一条直线? 3.已知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能否确定一条直线? x y B A O 1 1 C E F 图1 x y B A O 1 1 C E F 图2 两点 不能,如图1 不能,如图2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问题 在平面中,怎样才能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一点和一个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倾斜角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它们组成一个直线束(如右图).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倾斜角 x y B A O 1 1 (1)直线向上的方向 (2)与 x 轴正方向 (3)最小正角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思考: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 α=0 ° 0° <α<90° α=90° 90°<α<180° α的取值范围是0≤α<π.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坡度 前进量 升高量 日常生活中,有表示倾斜面倾斜程度的量.如图所示, 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值”表示倾斜面的“坡度”. 你能仿照坡度公式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吗?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直线的斜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α,称倾斜角α()的正切值为直线l的斜率,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记忆 常见角度的斜率 不存在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记忆 图示 倾斜角 斜率 不存在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过两点斜率公式 设 (其中)是直线上的两点.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过两点斜率公式 设 (其中)是直线上的两点.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过两点斜率公式 设 (其中)是直线上的两点.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斜率公式 直线的与直线上的两点, 的坐标有如下关系: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例1 已知下列各直线满足的条件,分别求直线的斜率. (1) 直线与x轴平行; (2)直线的倾斜角为; (3)直线经过点M(-2, 3)、N(3, -4)。 解: (1)因为直线与x轴平行,倾斜角α=0,所以斜率 k=tan0=0;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例1 已知下列各直线满足的条件,分别求直线的斜率. (1) 直线与x轴平行;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