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5课时《4.3.2一次函数的图像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数学实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者分析 经历观察 、猜想、实验、归纳、推理 、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和学会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类比和分类讨论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由一次函数图像观察归纳一次函数性质的过程,掌握并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 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实验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函数的图象,现在我来问一下怎样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师:那么我们怎样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呢?是不是也可以和正比例函数一样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活动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回忆相关问题. ? 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学生思考,进行探索.经历探索由一次函数图像观察归纳一次函数性质的过程. 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出函数y=2x的图象,然后探索 y=2x+3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图形,猜测y=2x+3的图象与 y=2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生:先找出一些点列表: 生: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自变量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这些点,用一条直线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即可得到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两函数图像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归纳一下呢? 归纳: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平行,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 的图象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当 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师:如果直线y=与直线y=平行, 那么,有什么关系呢? 师:同学们再来看到题目:画出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在原来的那个坐标系中画出 然后回答问题 这几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并且倾斜程度 .函数y=2x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2x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2x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 一次函数y=2x+3,y=2x,y=2x-3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这三条直线平行 师:很好,还记的我们前面得到的k和b的关系吗? 生:记得, k1=k2=k3,且b1≠b2≠b3,三线平行。 师:我们来把一次函数的性质总结一下吧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如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如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示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实验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环节三:典例精析 例3、画出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 解:当x=0 时,y=-3; 当x=1时,y=-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两点 A(0,-3),B(1,-5) 过这两点作直线,则这条直线是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 师:观察画出的一次函数y=2x+3,y=-2x-3的图象,你能发现当自变量x的取值由小变大时,对应的函数值如何变化吗? 师:我们再来做个总结 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具有如下性质) 知识拓展 画出y=x+2,y=-x+2,y=2x+2,y=-2x+2的图象。 师:一次函数y=k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