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课题:国共战争,咏英雄之洁--清贫 内容分析:《清贫》是方志敏同志与1935年狱中写就,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捕后国民党士兵的搜身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筹、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思维能力: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审美创造: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方志敏"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的精神之美,体会革命信仰的崇高。 文化自信: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子任务之四:国共战争,咏英雄之洁 学习情境: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他凭借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他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展现出非凡的革命意志。 今天,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与伟大的家国情怀。 活动流程: 活动一:回忆英雄,了解故事背景 活动二:读懂方志敏———用一生书写“清贫” 活动三:在对比中感悟不忘初心的信仰 活动四:拳拳赤子心,股殷爱国情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回忆英雄,了解故事背景 1.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读一读这首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郭沫若写给方志敏的诗,说说自己对方志敏的印象。 千秋青史永留红, 百代难忘正学功。 纵使血痕终化碧, 弋阳依旧万株枫。 方志敏就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板书课题。 (2)课文题目“清贫”是什么意思? 小结:清贫,是贫穷的意思,与贫苦、贫困、清苦的意思相近。此外,“清贫”往往指虽然贫苦,但不失节。 2.介绍方志敏: 方志敏:江西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代表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等。 3.思考并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预设: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第1自然段)写方志敏表明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共产党的美德;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方志敏被搜身的过程;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方志敏唯一的财产是什么;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说明清贫是革命者的力量源泉。 预设: (1)方志敏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人。 方志敏是烈士。 理解课题。 预设: 清苦、贫穷 生活条件比较差 全班交流查找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方志敏和时代背景。 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活动意图:由郭沫若写给方志敏的一首诗引发交流,交流有关的信息,对方志敏同志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活动二:读懂方志敏———用一生书写“清贫” 1.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请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并把感想写在旁边。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 (1)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用曲线画出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用横线画出方志敏的表现,把关键词填入T型图中。 (2)通过对比,体会到国民党士兵怎样的嘴脸?突出了方志敏怎样的品质?填入括号里。 3.师生共同总结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的人物品质。 默读课文,完成图示。 方志敏:甘于清贫,清廉简朴,有坚定无畏的新年。。 国方兵士: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穷凶极恶。 小组汇报交流。 活动意图: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梳理、整合和比较,提取关键词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