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良渚古城遗址 中国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 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财富。 第15课 课标要求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时空观念 世界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 黄山 乐山大佛 文化遗产 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 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长城 布达拉宫 莫高窟 书法 剪纸 京剧 九寨沟 三清山 三江并流 概念解读 有形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标志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原因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此次大会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是年久腐变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言 重要性:①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 ②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必要性:③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 人为:战争频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度的旅游开发、考古破坏、环境污染等; 自然: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自然灾害。 庞培古城遗址 2001年毁于战火的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措施 梳理教材,完成写列表格 古代 古代对文物的收藏,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欧洲 中国 近现代 通过立法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世界 中国 清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欧洲各国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①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②还发展出金石学,专门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与著录。 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铭器等。 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20世纪60、7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 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公布8批。 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赵明诚《金石录》 ◎博尔哈湿壁画修复 ◎云接寺壁画修复 ◎青铜器修复 真实性、完整性、原真性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该片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该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原则 梳理教材,完成写列表格 二、《世界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 原因 时间 宗旨 地位 内容 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1972年,联合国教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