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1116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73912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财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遗产保护 遗产公约 各国遗产 目录 CONTENTS 01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02 《世界遗产公约》 03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01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的含义及价值 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一)文化遗产的含义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 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文化 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有形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 3. 学术价值: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 历史价值: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 要见证,有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 贵的教科书,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 2. 世界价值: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三)文化遗产保护必要性 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 巴黎圣母院大火 ▲ 圆明园遗迹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四)古代对文物的保护 欧洲各国的贵族、皇室和教会盛行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1. 欧洲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珍贵器物、字画、书籍等,还发展出专门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与著录的金石学。 2. 中国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开创者,其学生曾巩最早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的“金石”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即冥器)等一般文物。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四)古代对文物的保护 (五)近现代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1. 世界:大约从19世纪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 希腊是一个文物大国,仅世界文化遗产就有17处,考古博物馆200多座,考古遗址约2万处。 希腊是欧洲国家中较早立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1834年就确立了此后一直被遵循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文化遗产是所有希腊人的共同国家财产,任何投资和发展计划都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造成负面影响,这一原则受到了宪法的保护。 帕特农神庙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1834年,希腊制定了保护古迹的法律。 雅典卫城 奥林匹亚遗址 (3)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1964年5月在意大利威尼斯通过的,又称《威尼斯宪章》,共16条。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五)近现代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1. 世界:大约从19世纪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 (2)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2. 中国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五)近现代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1)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4)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2. 中国 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各地文物分布,为征集、展览、保护、发掘及科学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