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5165

广东省德清县香山中学、高要一中、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97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学,广东省,第一次,答案,试题,历史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吕氏春秋》记载,晋国国君询问祁黄羊有关官员的接替人选,祁推举了自己的仇人和儿子。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 A.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 提倡爱国,家国情怀 C.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2. 敦煌悬泉汉简记载:甘露二年七月,敦煌九个驿站的马匹累死368匹,超过西汉政府为驿站配置的定额8匹;汉元帝时将敦煌郡九个厩置马匹定额从360匹提高到480匹,还为驿站配置马医。这( ) A. 促进了区域间商业贸易发展 B. 提高了边疆地区的农业技术 C. 确保了军令和政令畅通无阻 D.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 3. 南北朝时期,南方荆楚地区的腊、傩、寒食、端午、斋等岁时节庆,与庙堂礼典中的“五时读令”之礼遥相呼应。虽然岁时节庆存在南北差异,但无论南北,都继承了秦汉以来按时令运行节奏安排各种节日的传统。这反映出当时( ) A. 大一统文化的发展 B. 基层教化的强化 C. 社会风俗的地域性 D. 多元文化的发展 4. 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 图1 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2 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A 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 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 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 D. 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5. 如表所示为宋代朱熹与清代梁章钜的有关防疫的认识。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 朱熹虽然承认疫病有可能传染,但认为若因可能传染而躲避不照顾亲人,则“伤俗害理,莫此为甚”。故从恩义的角度讲,即便会感染也不当避,何况“染与不染,似亦系乎人心之邪正、气体之虚实,不可一概论也” 2 清初的梁章钜在分析避疫习俗时说:“一为不慈,一为不孝,在僻陋乡愚无知妄作,其罪已不胜诛,乃竞有诗礼之家,亦复相率效尤,真不可解。” A. 主流伦理价值观念影响疫病治疗 B. 士人认瘟疫防治须阻断传染源 C. 中医学为疫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D. 避疫习俗严重削弱国家治理能力 6. 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 A. 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 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 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 D. 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7. 明代何伦在《何氏家规》中提出."男子要以治生为急,于农商工贾之间务执一业,精其器具,薄其利心,为长久之计。清代安徽潜阳李氏族规告诫子弟,要"以诗书为上,次则农工商贾,医小技艺之属,皆可以治生,上述材料体现了( ) A. 国家治理的渐趋完善 B. 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C. 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D. 儒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8. 1876年起,中国境内出现第一条铁路。至1949年,中国大陆仅留下22600公里铁路能通车,且这些铁路轨距(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有5种之多。同样经过73年的建设,至2023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运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且路轨统一为1435mm。材料表明,导致旧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外国侵略和地方割据势力的阻碍 B. 未能掌握世界铁路发展核心技术 C. 受制于复杂多样的地质气候条件 D. 自然经济阻碍和长期战乱的破坏 9. 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下图所示的纪念邮票。邮票以现代化工厂为背景,男工背药箱,女工手持《群众卫生》常识读本。这枚邮票反映出( ) A. 政府力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B. 医药业步入现代化阶段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