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监测(一) 高一年级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2.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标志 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当用“文明”指某个区域或人群、时代,大多因为它在生活方式、思考模式、观感上有显著的一贯性,与别的区域、人群、时代不相同。下列各选项与表格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文明 社会治理 文化成就 ① 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最古老的文字 ② 神化王权 最早的太阳历 ③ 种姓制度 《罗摩耶那》 ④ 城邦制度 神话、喜剧、悲剧 A.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 B.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C.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 D.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4.下列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中,没有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A.亚述帝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5.考古资料显示,从拉斯舍姆拉、盖特奈和美吉索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遗址所出土的雕像、狮身人面像和装饰图案,都表现出了埃及的艺术风格。叙利亚的阿斯塔特神和巴尔神也受到部分埃及人的崇拜。这反映了() A.古代文明形成多元特征 B.两河流域文明历代相承 C.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互鉴 D.古代西亚文化具有统一性 6.“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罗马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述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等素材。由此可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8.12世纪末,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为解决对外征战资金问题,向城市大量出卖特许状,从而使一批摆脱私人关系和私人服役制度的自治市、“地方自治体”迅速兴起。城市自治的兴起() A.导致了封君封臣关系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D.加速了国王统一事业的完成 9.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其特点包括 ①政治分裂割据②经济为庄园制③教会地位显赫④王权至高无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历史学者计秋枫在其著作《欧洲中世纪秩序的瓦解与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中认为:“中世纪欧洲秩序最根本的两大特征,一是名义上'一统天下'的基督教教会体系,或称教会帝国;一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这两大体系奇怪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基督教会统治欧洲 B.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 C.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D.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11.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古时期,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