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二轮提升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选择题 1.1950年,周恩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刘少奇说:“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当时中共( ) A. 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 B. 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C. 坚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 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1950年5月,北京市劳动局召集资方代表举行大会,指出“今天劳资双方是处在朋友的地位,劳资之间的矛盾主要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双方都要根据政策法令在平等两利的原则下,进行说理斗争”。这一举措( ) A. 贯彻了新民主主义政策 B. 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 落实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3.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共产党将新解放城市的官僚资本予以没收,并将其改造为国营经济;还及时对国营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到1952年,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确立。这些变化说明( ) A. 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逐步奠定 B. 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 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走向消亡 D. 国民经济的区域布局改善 4.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后,农村出现“杀猪宰羊”“砍树毁林”现象;1954年宪法规定“逐步消灭剥削制度”,但允许富农经济存在。这反映过渡时期的特点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已完全确立 B. 激进改革导致经济全面崩溃 C. 新旧制度过渡中的复杂性 D. 完全照搬苏联集体农庄模式 5.1950年左右,在党和政府以及乡村干部的倡导下,湖北均县农民艺人创作了大量讴歌农民、批判地主的民谣、戏曲作品,如《农人十想》《退押》《保卫胜利果实》等,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新中国此举意在( ) A.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B.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C. 推进农村的社会变革 D. 践行社会主义文艺方针 6.1949年9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主张:“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由此可以看出( ) A. 意识形态是该主张的主要依据 B. 该主张使新中国打破外交孤立 C. 这有利于打消苏联对华的怀疑 D. 利益妥协推动民族独立的实现 7.1952年,新中国发起并举办了由多个国家参加的亚太和会。与会代表围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结束朝鲜战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等多项重要文件。该会议的召开主要是为了( ) A. 展示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 B. 结束朝鲜战争以恢复国内经济 C. 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鼓励职工家属用团结互助的办法解决自己的困难。例如,上海纺织工厂女工居多,她们通过家属互助办工房托儿站来解决子女照料问题。这类办法有助子( ) A. 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 B. 国民经济的加速恢复 C. 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 9.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考虑到中国知识分子和土地联系密切的情况,加强土地改革的教育,以此来改变他们在土地改革的斗争中犹豫不决的心态,借此机会让知识分子群体对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进一步了解。这一举措( ) A. 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 推动了全国教育事业发展 C. 致力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D. 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0.如图是1949、1952年国营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重(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 社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