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七) 广东新高考研究中心 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姜寨遗址的文化内涵共分为五个早晚不同的时期,下表是其五个时期文化遗存中考古发现的原始工具类别统计表(单位:件)。据此可知,当时的姜寨 工具类别 分期 一期 二期 三期 四期 五期 农业类 2 451 314 6 571 65 渔猎类 213 33 1 38 1 纺织缝纫类 83 19 1 32 5 加工类 958 136 17 243 16 A.文明发展出现断层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先民生活逐渐稳定 D.社会形态演变趋缓 2.湖南里耶秦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烦”原为公田吏,在他调任后,秦政府通过审验发现他在任期间的粮食不够数,于是判罚他赔偿亏欠的部分。这一记载反映出秦朝 A.法律内容比较苛刻 B.重视增强官员责任意识 C.官僚政治比较完善 D.农民赋税负担十分沉重 3.据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曹操称相、称公、称王皆受汉诏。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后汉书·孝献帝纪》中的记载则明显出现反转,称“曹操自为丞相······曹操自立为魏公······曹操自进号魏王”。南朝时期,史家笔下曹操形象的转变折射出 A.官方思想回归儒家传统 B.史学理念出现重大调整 C.政权更替改变史家立场 D.政权对立影响史籍修订 4.绍兴十四年(1144年),宋王朝批准福建市舶司在每年十月遣发蕃舶时,由泉州市舶司市舶提举和州官举行慰劳送别之宴,这在当时被视为常例,称作“犒设”。宋王朝批准泉州市舶司“犒设”的目的是 A.彰显中华礼仪 B.巩固中外关系 C.提升商人地位 D.稳定国家财源 5.下表所示是摘自《明史》的史料,其蕴含的主题是 史料 出处 “昔陈景文为令,猺、獞皆应差徭,厥后抚字乖方,始仍反侧。诚使守令得人,示以恩信,谕以祸福,亦当革心······此可为治蛮之实鉴” 《土司传·序》 “帝曰:“蛮民亦朕赤子,杀至千数,岂无胁从非辜者。以后宜开示恩信,抚慰而降之”” 《广西土司列传》 “苗蛮阻险自固,易动难服,自其性然。而草薙禽狝,滥杀邀功,贪货贿,兴事端,控驭乖方,绥怀无策,则镇将之过也” 《韩观列传》 A.牧民官对政府的价值 B.民族习性与地方割据 C.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 D.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6.1895-1912年,武汉地区进出口贸易额每年平均达到1亿关两以上,“其增进之速实为欧美所不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1年以前,汉口土货出口额甚巨,而洋货进口额甚微,以故数十年间均有巨额出超。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湖北小农经济渐趋繁荣 B.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 C.实业救国思想广泛传播 D.近代湖北民族经济的发展 7.民国时期,中苏文化协会在新疆各地放映了《列宁在一九一八年》《被开垦的处女地》《战斗的青年一代》等近百部苏联影片。其中,《列宁在一九一八年》仅在乌鲁木齐就曾一年内放映七次,观看的人数超过四万人。中苏文化协会此举 A.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 B.说明新疆成为中苏文化交流中心 C.削弱了新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D.折射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滞后 8.观察下面的漫画,漫画中的大手分别代表中日两国。该漫画 A.讴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揭露了日本对华侵略政策的本质 C.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D.讽刺了国民党内泛滥的投降行为 9.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规定:“为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