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阅读(22分) (一)献写(8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 (韩翅《寒食》) 2.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3.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4.《超超牵牛星》中既写出织女娴熟的织布技能,也显示她美丽动人姿容的句子 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4分) (甲) 弈秋,通国之善弃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乙) 董遇宇季直,性质讷而好学。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 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 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质讷:质朴,不善言锌。②训注:注解。 5.甲文出自《》一书。(1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非然也()(2)人有从学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8.关于甲乙两段文字,·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通过两个人学习效果的反差,突出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B.甲文通过一组自问自答,说明了智力决定学习效果这一道理。 C.乙文通过董遇与从学者的对比,强调了董遇好学的具体行为。 D.乙文通过董遇与从学者的对话,交代了董遇学有所成的原因。 9.从学习的角度,两段文字给我们的不同启示有:·(1) ;(2) (4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 为人民服务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 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潜法西斯卖力,替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 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一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一,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 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 服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 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 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④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 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 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 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 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 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 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⑤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 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 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