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市三校联盟2025年高二下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卷 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天”,上古时人们认为就是自然,而孔子很少谈天,重人轻天,认为天是有道德倾向的,与人不可分割。孟子致力于人道的阐述,摆脱了对神或天意的追求,立足于人的心性修养,汉代董仲舒把天塑造为人格神,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这种变化反映了儒家 A.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结合起来 B.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 C.为封建等级秩序提供天道的根据 D.依时代需要不断调整改造其学说 2.1593年,利玛窦率先将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寄回欧洲。他特别注意到了儒家思想的非宗教性特征,采取了“以耶合儒”的会通策略,在尊重中国儒家文化的同时,着力寻找儒家学说与基督教神学的互通之处。利玛窦的这些做法(注:耶,指耶和华,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 A.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B.推动了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普及 C.旨在弥合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D.彰显了基督教的普世性和优越性 3.同治光绪年间,出使大臣洪钧请人翻译了西方有关蒙元史料和研究成果,回国后编成《元史译文证补》,使晚清元史学者大开眼界,一定程度弥补了元初史料的不足,解决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据此可知 A.《元史译文证补》为一手史料 B.史料运用应遵循多源互证原则 C.西方史料比国内史料更加可信 D.史学研究依赖于新史料的出现 4.下表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德谟克拉西、德先生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时间 正面评价 中性评价 负面评价 合计 1915年9月-1918年6月 85次 63次 3次 151次 1918年7月-1921年4月 224次 125次 58次 407次 1921年5月-1926年7月 95次 180次 703次 978次 该表可以说明 A.知识界普遍质疑资本主义模式B.马克思主义传播使民主观念遭否定 C.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认识深化D.新三民主义代替民主观念受到拥护 5.如图为1949--196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反映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希腊城邦普遍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而是 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这反映出在古代希腊 A.城邦对公民具有绝对的权威 B.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颇受尊崇 C.优生优育政策得到普遍推行 D.生命价值和生命教育颇受重视 7.从公元前4000年起至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为止,包括古埃及法、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古印度法、希伯来法、古希腊法和古罗马法等,他们都宣称法的“正义性”与“公平性”,并且以“神”的名义,通过国家或国王予以公布,赋予法以神权主义的色彩。这反映出古代世界 A.法律内容呈现趋同的态势 B.利用法律来维护封建统治 C.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 D.注重维护法的公平与正义 8.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存在一个奇特的政治现象--历代幕府将军都想架空皇室与朝廷,却无不标榜自身血统的一脉相承,且始终以“朝臣”自称。幕府将军这些做法意在 A.捍卫贵族世袭秩序 B.维护封建国家统一 C.维系统治的合法性 D.提高武士阶层地位 9.在非洲苏丹各族的历史语言中,可以发现丰富的植物学词汇,甚至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和成熟期都有专门术语。西非的伊多玛语和约鲁巴语在六千年前属于同一语种,其关于豆类、棉花和山芋等植物的发音竟完全相同。这些语言信息表明古代非洲 A.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B.原产作物种类丰富 C.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植物栽培技术领先 10.“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作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达宗教故事的内容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