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芜湖一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A.农业机械化保障食品安全 B.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历史试卷 C,生物科技促进农业的发展 D.信息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6.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梅尔的画作《军官与面带笑容的女子》描绘到:一名年轻女子 命题人:胡玲校对人:潘艳萍 在阅读信件,身旁的土耳其地毯上,倾斜的中国瓷盘中水果正在滑落;而军官则戴着用海狸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毛皮制成的时髦帽子,那是从美洲印第安人手里换来的等情景。此画作揭示的主题是(·) 1.下表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各遗址农作物遗存统计表。由此表可知,此时中原地区() A.市民群体与全球化贸易 B,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注:n为遗址该区域采集的浮选样品数 C.新航路开辟与价格革命 D.贸易协定与人类生活 粟 黍 稻米 大豆 7.2025年,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已于3月4日生效。3月11日,特朗 数量 出土 】 数量 数量 出土 数量 ·出土 遗址名称 出士概率 普又突然宣布,将对加拿大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提高至50%。3月12日,加拿大宣布对价值 (n) 概率 (n) (n) 概率 (n) 概率 298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反映了() 双槐树遗址 1426 54.80% 305 19% 5 2.4% 3.6% ①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的影响 ②世界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河南巩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陷于停滞 ④全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班沟遗址 40030 82.80% 668 11.80% 148 15.9%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895 14.40% (河由孟津) 8.二战后,一项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 苏羊遗址 23322 100% 170 50% 2589 80% 32 30% 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这 (河南宜阳) 一现象()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基本形成 B.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幅度进步 A.推动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 B.使新技术的竞争处于无序状态 C.中原早期文明形成的条件成熟 D.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D.说明战争破坏科技的正常发展 2.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 9.下图为某学者根据明清时期的地方志整理的浙北地区(杭嘉湖平原)市镇数量(单位:个) 捣毁庄稼,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主要说明农作物的交流 变化图。图中数据变化可印证浙北地区() A,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 B.提高了工地的使用效率 250 C.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10 3.春秋时期中国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战国初年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观点等。 200 宋代《陈旉农书》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主张从耕地、肥料、农具等多个方面的计算,通 150 136 明朝中后期(成化至万 111 过纯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粮食生产。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历时期)浙北市镇总数 100 A.使用铁犁牛耕B.多种经营并用C.注重精耕细作D.重视理论总结 圖清朝前中期(康熙至嘉 庆时期)浙北市镇总数 4.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 50 46 43 34 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0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总计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交通条件的改善 5,装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耕作时能自动越过树根、石块等障碍物;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的联合收 C.生产关系的革新 D.经济重心的南移 割机,能将从收割到脱粒的多道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器上完成:中国已研发出耕耘、除草、施肥、 喷药、蔬菜嫁接、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