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前两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富增加并且使生产场所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恩格斯强调的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 B.财富增加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C.生产场所扩大的多种可能性 D.社会大分工引发生产关系变革 2.据记载,《汉谟拉比法典》原文被刻在一段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着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据此可知 A.石柱彰显古埃及石刻水平 B.楔形文字利于法典的传播 C.法典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D.法律内容体现公平与正义 3.在埃及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法老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法老开始被用于称呼国王,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20年)以后,法老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法老”的这一演变反映出古埃及 A.文化丰富多元 B.官僚体系的日益完善 C.历史传承独特 D.王权观念的不断发展 4.表1所示是上古亚非欧代表性文明的部分成就。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表1 文明 成就 A 古代西亚文明 发明了60进制 B 古埃及文明 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C 古印度文明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D 古希腊文明 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 5.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250年,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在一封信中就已经提及铁的生产和贸易,在随后的公元前1200至前1000年,炼铁的技术在西南亚得到传播;公元前800年,块炼铁的冶炼方法又传到了中欧。这反映了 A.冶铁技术走向成熟 B.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C.贸易对象复杂多变 D.全球联系日益加强 6.图1为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图1 A.古希腊人口增长过快 B.对土地资源迫切需求 C.城邦政治斗争的结果 D.城邦经济的发展需要 7.波斯国王薛西斯为征服希腊,从各处搜集人力,其麾下大军从民族类别和地域构成来看颇为驳杂,连东部边陲的巴克特里亚人、花刺子模人、索格底亚那人、印度人等也都不远万里赴战。这主要体现出,波斯帝国 A.指挥体系混乱 B.作战方式灵活 C.组织能力强大 D.民族关系和谐 8.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军队远征波斯帝国,于公元前332年进入埃及,并建造“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军队占领波斯帝国都城苏萨、巴比伦和波斯波利斯,导致波斯帝国彻底覆灭。据此可知,亚历山大远征 A.引发了马其顿内部混乱 B.主要依靠海军力量取胜 C.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D.是为了寻找新的殖民地 9.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林肯城的特许状规定: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保有之达一年零一日,无人反对,而购买土地之人又能证明在此期间内,有声请权之人确在英格兰境内,但未提出异议,则余等将准许此人在将来安然保有此项土地。这一“特许状”的颁发 A.促进了封建庄园经济发展 B.稳定了城市土地占有关系 C.提升了城市居民政治地位 D.扩大了英国国王统治疆域 10.529年,查士丁尼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