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卷———2025届高考历史仿真猜题卷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六七千年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了大量家猪、圣水牛、梅花鹿、麋鹿、獐、狗、乌龟、田螺、淡水鱼等动物遗骸,以及种植稻颗粒、菱、芡实、龙葵、大豆等植物遗存。这说明当时( ) A.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发达 B.先民生业方式的多样化 C.良渚文化辐射范围广阔 D.多元一体文明格局形成 2.西汉惠帝时期普遍实行“赐民爵”制度,即政府给天下民户主赐爵;东汉时甚至给想要获得户籍的流民赐爵,以使他们不随便脱籍流亡。这种做法( ) A.有利于基层治理秩序的稳定 B.导致了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C.消除了土地兼并的社会矛盾 D.促使察举制人才标准变化 3.北宋时期,来自中亚的胡人要比唐朝时期少得多,而从海路来的高丽、印度、大食(阿拉伯)人相对而言要多得多。这一变化缘于北宋( ) A.陆地丝路交通受阻 B.航海技术突飞猛进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文化政策更加开放 4.元朝立国后,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但民间仍广泛使用白银作为支付、交换手段,相关桥段在当时盛行的杂剧里比比皆是,对此忽必烈不得不承认“金银系民间通用之物”。据此可知( ) A.元朝货币政策面临困境 B.大一统促进元朝商业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瓦解 D.外贸发展推动白银货币化 5.明中后期,皇帝诏令的起草如未经内阁票拟,则被称为“中旨”“手敕”“内批”;如诸司奏启的批答不经内阁票拟,则被说是“留中”,均不符合正常程序。正德年间,阁臣蒋冕曾上疏“近奉手敕,事出非常,乃祖宗百五十年来所未尝有者。传闻远近,孰不惊疑”。这说明明朝( ) A.内阁成为法定决策机构 B.中枢运行系统逐步稳定 C.内阁票拟权日益被侵夺 D.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衡 6.1865—1894年,我国的商办新式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29家)和广东(97家),其中缫丝业占据了主导地位(97家),船舶修造、火柴、印刷等行业也有一定发展。这反映了( ) A.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工业转型 B.内陆地区对西方技术的排斥 C.近代工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实业救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7.1918年,北洋政府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中原、陇蜀、回藏、长白、昆仑五个标准时区,以“世界标准时间”为题编入1919年的《中华民国八年历书》。该做法( ) A.体现了中国接轨世界的努力 B.消除了传统文化封建的成分 C.造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D.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 8.1935年川政统一后,四川酒业开始走上较快发展的道路。1938年四川白酒产量比1919年增加1倍以上,达7.6万吨。到1944年,四川白酒产量达12.5万吨,比1938年增长63.39%。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抗战时期民族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B.时局变迁影响民族经济发展 C.国民政府对白酒产业的大力支持 D.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9.20世纪60年代,以“女民兵”为主题的政治宣传画深受欢迎(如图1、2)。这些作品意在( ) A.塑造当代女性的国家认同感 B.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号召青年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D.提升军队女兵的建制比重 10.1992年下半年,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央直接管理价格的商品由737种减少到89种,工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放开了原来尚未放开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述举措的出台( )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 C.标志着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 D.顺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1.从公元前800年到前100年,罗马完成了全城的排水道设施修建。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希玛大下水道,它是半圆拱形石制结构,“下水道大到可以使载满稻草的四轮马车通过”,历经2500余年的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