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0194

云南卷——2025届高考历史仿真猜题卷(解析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6920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2025届,高考,历史,仿真,猜题卷
  • cover
云南卷———2025届高考历史仿真猜题卷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由此推知( )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 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 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 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割,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 鲁昭公出奔,鲁国并未立君,季氏对于国政,决不能一人专断 A.周朝统治危机初显 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 C.华夏认同观念深入 D.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2.汉初,列侯属军功食邑贵族,仅有“食邑”而无“侯国”。随着诸吕之乱的平定,列侯在中央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汉文帝二年始创侯国制度,并借“诸侯治民”原则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该措施( ) A.埋下了汉王朝统治的隐患 B.旨在提升列侯政治地位 C.逐步完善了军功食邑制度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士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 A.受到士家大族示范的影响 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 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4.唐中叶以后,朝廷为节度使加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衔。带相衔节度使入京朝觐时可在一定限度内履行宰相权责,享受宰相待遇。这表明当时( ) A.外重内轻形势转换 B.朝廷探索控驭藩镇方法 C.中枢政务运转紊乱 D.中央改善边疆治理手段 5.北宋初年“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浸失浑淳”,欧阳修“知贡举,尤以为患,痛裁抑之……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选……然自是文体亦少变”。据此可知,科举取士( ) A.文体明显固定化 B.过程日趋严密化 C.结果体现公平性 D.录取具有导向性 6.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筑城池,创廨宇,立学校,建祠庙,政绩大著”,被明朝政府升任“都指挥同知”,授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旨在( ) A.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 B.鼓励少数民族的文人入仕 C.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D.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7.19世纪60年代后,英、法等列强的传教士争相来到江西建教堂,致使江西教堂日益增多,南昌持续爆发反洋教活动。这表明( ) A.反帝反封建任务最终完成 B.江西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D.民族危机激发民众反抗意识 8.1933年初,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根据地发展面临严重困难。为此,《红色中华》(第51期)社论指出,用与进行战争同样的热忱与英勇来开展经济战线上,生产战线上的突击。生产战线上的胜利,是前方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意在强调( ) A.土地革命是当时的根本任务 B.要围绕革命斗争开展经济建设 C.要积极调动民众的革命热情 D.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9.秧歌是一种源于农事活动的民间舞蹈形式。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解放战争时期,跳秧歌成为“胜利”“解放”的象征。由此可见,新秧歌( ) A.顺应了革命时期的艺术追求 B.完成了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 C.适应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 D.体现了工农大众的领导地位 10.新中国初期,有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不明朗。因此,中国政府坚持建交前必须派代表进行谈判,经谈判确认符合建交原则后,方可就建交日期和互换使节等问题进行磋商。周恩来强调:“我们的立场必须十分坚定,思想必须十分明确。”据此可知,先谈判后建交( ) A.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B.贯彻了“一边倒”的方针 C.体现了外交模式的创新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