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2994

福建省漳州市乙丙级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47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联考
  • cover
漳州市2024-2025学年(下)乙丙级联盟校高一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将所有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这表明人类最初的文明 A.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体现明显的多元特征 D.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2.有学者认为:农业产生后才开始进行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状态,从自然的奴隶发展为自然的主人。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此,该学者强调了 A.社会生产促进了农业发展 B.人类改造自然的必要性 C.农业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D.农业发展推动国家产生 3.《印度文化论》中写道:“在种姓制度中,婆罗门与刹帝利有着十分尊贵的身份,并不会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而后三个种姓则天生带有维持社会运转的责任,对于他们而言,也并没有翻身的机会。”此观点意在说明,种姓制度 A.激化了印度社会阶层的矛盾 B.阻碍了社会正常运转 C.维护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D.促进了婆罗门教产生 4.《汉谟拉比法典》对房屋买卖、土地租赁、借贷等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确保了交易的公平性和可预测性。法典还对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进行了详细规范。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A.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 C.重在维护商人的利益 D.内容广泛和程序繁琐 5.某同学在学习时做了这些笔记“兴起于小亚细亚地区”“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君权神授”“推广希腊文化”,由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马其顿帝国的统治 B.罗马帝国的兴衰 C.波斯帝国的强大 D.雅典的民主政治 6.有学者认为,“经济渗透使(中古)西欧摆脱了传统静止的状态,这种静止状态仅仅是建立在人和土地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强加于欧洲社会的”。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 A.经济繁荣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B.庄园发展促使农奴变为自由人 C.封建领主放松了对农民的管控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 7.有学者认为“欧洲封建制不是统治者的政治设计,也不是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治国方案,而是面对生命威胁、情急之下西欧社会颇有实效的应变,“是一种特别的和非常具有原创性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秩序'。”这说明该制度 A.削弱了领主和附庸间的关系 B.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C.造成了西欧社会的封建割据 D.以宗法等级和血缘关系为纽带 8.公元8世纪末,法兰克国王查理曼颁布了《庄园敕令》,规定“每个管理人员在他的管辖地区应有好的工人,如铁匠、金匠、鞋匠······造胰皂工人,能造啤酒、果酒以及其他饮料的人,能烤面包与点心的工人,造渔网、鸟网的工人以及其他工人”。这体现出中世纪西欧庄园 A.改变了封建剥削的方式 B.注重迎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兼具经济和行政的功能 D.呈现自给自足的经营管理特点 9.考古学家在对印加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印加结绳。经研究发现,红色绳结代表粮食,绳结数量对应数量。据此可知,印加结绳 A.体现艺术创作高超 B.象征社会等级差异 C.具备信息记录功能 D.反映宗教神话故事 10.《一千零一夜》这部文学名著汇集了古代波斯、埃及、希腊、罗马等地区的神话传说;但阿拉伯人民经过吸收、改造和再创作,使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生活,特别是有比较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A.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B.有领先的地位与融合的精神 C.融合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