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德中学202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2025年4月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神话传说的总集,用当时通用的文字刻写在12块泥板上。“当时通用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字母文字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2.公元6前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为这一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 A.佛教 B.婆罗门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在中世纪的欧洲,封臣如果想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份恩地,必须诚实地履行他所作的效忠誓言,诚心诚意地给封君提供建议和援助。同样,封君也要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说明中世纪欧洲 A.封臣对封君具有绝对的服从性 B.封君封臣间存在血缘纽带 C.封君封臣制度维护了社会稳定 D.封君封臣关系具有相互性 4.《一千零一夜》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中世纪阿拉伯、中近东各族人民集体创作并经广大市井艺人在几百年间不断补充、修改、加工、编纂而成的,书中故事来源有三个:相当一部分来自建都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的故事:一部分来自当时在民间流传的波斯故事集;另一部分来自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故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阿拉伯 A.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B.继承、融合、发展古代世界文化 C.在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水上贸易 D.起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5.观察下面“大航海时代前的世界贸易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商人已经直接同亚洲建立了商业联系 B.阿拉伯商人在亚、欧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 C.奥斯曼帝国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快速发展 D.逐渐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6.下表所示为古代非洲各地区发展的基础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西非 东非 南非 人口因素 班图人最早在此发展,人 口众多,开发早 人口较少, 开发较晚 人口较少,开发较晚 地理环境 多处大河流城,主要为热 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以高原为主,印度 洋西岸(海上丝绸之路附近) 赞比西河流城,主要为热 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受外来文 明影响 较容易 较容易 较难 发展结果 大命国 沿海城市国家 较原始的君主专制国家 A.班图人的迁徙导致非洲发展迥异 B.地理环境对非洲文明发展产生影响 C.外来文明导致西非出现了大帝国 D.东非地区经济领先于非洲其他地区 7.“他们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发明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立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他们”是 A.班图人 B.玛雅人 C.印度人 D.埃及人 8.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这反映出 A.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为传播基督教 B.哥伦布意在为西班牙寻找土地 C.上述作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 D.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具有殖民性 9.卡蒙斯的《卢济塔尼亚人之歌》是一篇对葡萄牙人民的颂歌。史诗的内容是葡萄牙英雄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向印度的新道路的故事,表现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探险的向往。史诗中的主人公应该是 A.迪亚士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达·伽马 10.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班牙人通过中国商船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工艺品等货物运往马尼拉,然后用大帆船把货物运销到墨西哥的西海岸港口;归程时,装载美洲白银的大帆船回到马尼拉,西班牙人再以白银采购中国商品。这说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满足了欧洲对黄金的渴求 B.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