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前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及古代埃及的水利工程,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工程时刻需要大规模的协作,这样的协作反过来需要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该学者的言论可用来说明古代埃及 A.水利工程技术领先 B.官僚体系比较完善 C.国家组织能力较强 D.农业经济的脆弱性 2.20世纪90年代,网上支付在我国崭露头角。早期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转账和信用卡支付。近年来,依托手机和智能设备的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日渐流行。2016年7月起,我国开始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这反映了我国 A.金融风险得以消除 B.生产关系领域出现了重大变革 C.智能支付占据主导 D.金融监管与支付创新协同发展 3.1932年9月23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商业广告,广告图中文字为:欲雪东方病夫之耻乎?请速服强体大王的血中宝,无论男女老幼,均可服食,诚强体之至宝也。该广告展现了当时 A.城市商业广告的开始兴起 B.药品市场繁荣的状况 C.利用民族情绪的营销策略 D.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4.据乾隆时期《吴江县志》记载:凡邑中(吴江)所产(丝绸),皆聚于盛泽镇,天下衣被多赖之,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里来买者,摩肩连袂,如一都会。据此可知,乾隆时期盛泽镇繁盛主要得益于其 A.丝织业较发达 B.丝绸产业集中 C.交通运输发达 D.富商大贾云集 5.到1844年,英国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铁路和蒸汽机车凭借价格和速度,在旅客运输和高价值货运方面迅速超过公路和水路,并占据优势。这一时期英国铁路发展 A.使铁路成为经济主导部门 B.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 C.拓展了英国海外市场 D.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6.《诸病源候论》是隋代名医巢元方编纂的医学著作,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症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以系统地分类。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39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 A.强调整体医治观念 B.传承与发展的特征 C.注重医学理论探索 D.忽视临床实践经验 7.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可救国、可治世的“圣人”,或是成为可医天、可医人的“圣医”。王阳明曾说,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应变无穷······所行必是道。这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 A.推崇天下为公的政治观念 B.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C.彰显兼收并蓄的文化心态 D.体现崇德尚贤的精神境界 8.从17世纪中叶起,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屏风、家具等大量涌入欧洲。中国艺术品的淡雅之美在洛可可艺术的中心法国产生共鸣。洛可可风格不主张刻板规整的艺术模式,中国花鸟纹样的自由舒展正好“投其所好”,并被用来取代那种整齐对称的几何图案。这反映了 A.欧洲艺术审美与风格变化 B.中华文化成为欧洲艺术的新源泉 C.东西方文化艺术双向交流 D.欧洲文化在交流中保持持续发展 9.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前,晚清外交家张荫桓对该宪法的颁布持谨慎的态度;1895年初,张萌桓却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深表羡慕,并向日使表示“中国也许哪一天能照样去做”。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