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4 6 6 d 9 10 答案 B 0 C D 8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A B 二、非选泽题 17.(1)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人们了解外部信息的渴望;英国革命期间的良 好发展环境:资产阶级掌权后政府政策放宽。(4点8分) (2)历史背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北美地区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北美人民民族意识有所觉醒,民主法制观念增强: 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3点5分) (3)特点:由西方引领到国人自主办报:同国内政治运动紧密相连:功能多样,内容丰富多 彩:多兴办于东部沿海地区。(3点6分) 影响:促进中西方文明交流;传播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开展; 有利于更新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近代化转型;丰富了民众日常文化生活。(3点6分) 18.示例: 主题:大航海时代推动了全球认知的拓展 《郑和航海图》展示了中国明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 化交流,通过实际行动探索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沿海水域,极大地拓展了明 朝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然而,其目标局限于朝贡贸易,未推动全球地理认知。 《托斯卡内利世界地图》反映了15世纪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该地图将亚洲东部海岸画在 大西洋的西岸,显示了当时欧洲对全球地理的误解,但它仍为后来的航海家发现美洲提供了 重要参考,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认知的拓展。麦哲伦航线的世界地图,明确区分了美洲与亚洲, 反映了16世纪欧洲对全球地理的更准确认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 对全球认知的拓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互动。 明末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将欧洲地理大发现中的航海成就绘制在地图上, 并将中国移至地图的中央,迎合了中国人的地理认知心理,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碰撞与 融合,拓展了当时中国人对全球的认知。 综上所述,大航海时代通过一系列伟大的海上探险与地图绘制,逐步打破传统的地理认知局 限,推动全球认知的拓展。这一过程加深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为世界一体化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19.(1)特点:垂直管理;措施多样:重视统治机构的设置、制度建设和官员培训:政治控制 与物质掠夺并举。(4点8分) (2)意义: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西传:有助于古代中国边疆 秩序的稳定;促进了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近代欧洲的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3 点7分)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失4阳分) 1.从1864年与西班牙《和好贸易条约》开始,清政府提出将此前与各国条约中的片面最惠 国待遇条款改为互惠最惠国待遇。此后在中意、中奥等通商条约也添加了类似条款,以 为赴外商民争取权益。这说明清政府 () A.主导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B.逐渐向近代外交迈进 C.激化了与列强间的矛盾 D.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 2.地方志或为私人编修,或在官方的指导下完成,其编撰过程本身就带有极为强烈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和林格尔厅志》以“边疆要地久无方志”为修志的主要动力,张穆作《蒙 古游牧记》的原因也和“三史地志虚存其名”有关,故以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修志。可见 地方志的编修 () A.体现了民族交融与国家认同 B.官方修撰比私人编修更准确 C.带有主观色彩不可作为史料 D.比国家正史修纂更详细准确 3.下表为1894一1930年美日英法四国在华银行设立情况统计表(单位:家)。以下对此解 读正确的是 () 甲 Z 丙 1894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15 33 1914-1930年 11 13 名0 103 A,甲为英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