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7750

3.“贝”的故事(两课时)教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47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故事,课时,教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3.“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11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1. 认识“甲、骨”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11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贝”的字源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4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汉字“贝”的故事的。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读通课文词语,圈出生字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课题导入,引发兴趣  1.课件出示人物面部表情“哭”“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并观察这两幅图片所对应的汉字(哭、笑)。课件补充出示“哭”和“笑”两个字,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字形与所对应的画面之间发现了什么(“哭”字像两只眼睛在流眼泪的样子。“笑”字像人在笑时眯着眼睛,嘴角向上翘的样子)? 2.师小结引入:你们真有一双慧眼,一下子看出了其中的奥妙!看来,这些小小的汉字其实并不是一些抽象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生活中真实的事物的另一种有趣的存在形式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汉字王国。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板书课题:“贝”的故事、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贝”,同时指导书写,注意最后一笔点画略长,与撇画对称。生在田字格内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生在田字格内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二、自主探究,了解课文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及时根据他们的朗读问题进行个别提醒与指导。 2.同桌间进行生字朗读检查,注意及时对朗读错误进行纠正。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的情况: (1)出示课后双横线内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教师及时进行生字朗读纠正,重点提醒学生读准生字“珍、品、贫”的前鼻音,强调“漂”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而“饰、易”两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贝壳、甲骨文、钱币、钱财、有关、珍贵、携带、饰品”,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甲”在词语“甲骨文”中要变调为第二声,同时补充讲解关于“甲骨文”的知识(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学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教师随机指名读、学生抢读词语,进一步进行词语认读巩固。 (3)过渡:刚才大家不仅读准了生字的字音,而且把词语也读得十分正确,如果我们再把它们送进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它们吗 指名两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课文第2自然段。生齐读课文。4.引导学生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关于汉字“贝”的故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读书并思考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汉字“贝”哪些方面的知识 (1)学生读书并思考,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抓住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 (2)教师简单归纳(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甲骨文中的“贝”是由贝类的状貌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