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 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教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佳节、汉字故事、中华美食为切入点揭示我国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单元核心目标: 1.认识7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38个词语。 2.能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正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3.知道“金、鹿”等字可作为部首,能发现“火”与四点底,“心”与竖心旁,“刀”与立刀旁之间的联系及表示的意思。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能按顺序背诵十二生肖。 5.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能说出“炒、烤、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3.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文化的悠久,能讲汉字“贝”的故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巍巍中华”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8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巍巍中华”等8个词语。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奋、齐”3个字。 2.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多读几遍,圈出不理解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播放歌曲《我的祖国》,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观看画面,然后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适时引入:孩子们,我们的祖国不仅历史文化悠久深厚,而且地域辽阔、山川秀美。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识字①”去感受感受吧! 2.板书课题:神州谣,指导学生读题,注意读准生字“州”的读音,同时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州”,提醒他们正确的书写笔顺点、撇、点、竖、点、竖,同时要注意撇画和竖画之间基本等距,且中间一笔竖画略短。 3.简单释题,引导学生明确“神州”是指”中华“,“谣”是“歌谣”的意思,即随口唱出的韵文。 师生互动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这篇课文的叙述形式有什么特点。 2.同桌间交流检查读书情况,及时进行字音朗读纠正,并在容易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交流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抽取生字卡片“耸、峡、浓、繁”等,提醒读好“耸”的后鼻音,“浓”既是后鼻音,同时声母又是鼻音“n”,“繁”不要读成了“敏”。 4.指名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叙述形式有什么特点(都是三个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属于“三字经”形式,同时逐句出示课文,指名学生朗读句子,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句子间的停顿与节奏感。 5.完整出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齐读课文。 6.再读课文,想想每一句分别都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话进行表述,同时归纳小结(第一句引出神州山川美,第二句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山川河流名称,第三句写台湾大陆是一家,第四句写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最后,引导他们明确“神州、中华”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名称。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梳理,思考课文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