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识字4 猜字谜 教学目标: 1.认识“猜、边”等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反文旁、力字旁4个偏旁;会写“字、红”等6个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猜、边”等6个生字和两点水、又字旁;会写“字、红”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则字谜。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第一则字谜的谜底,了解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大声读三遍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数一数本文共几则字谜。 2.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读一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联系“元宵节”,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介绍元宵节的习俗,引出猜灯谜。 (3)让学生试着猜一猜。 师:猜灯谜有趣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猜字谜。 2.板书课题,指导写“字”。 (1)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猜字谜。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字”的书写要领:宝盖头的宽度要适中,“子”字要藏在宝盖头里,一横要和宝盖头同宽,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练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后点评。 1.学生根据课本插图说一说。 2.学生根据前置学习了解到的资料介绍元宵节的习俗。 3.跟着老师的范写一起书空生字“字”。 二、初读字谜,识字学词 1.初读字谜,读准字音。 (1)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则字谜。(两则)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学习第一则字谜。 (2)谜底就藏在谜面里。要想猜出谜底,首先要会读谜面。 2.交流汇报,识字学词。 (1)出示第一句: ①指名读句子并请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了,是否读出了标点的停顿。 ②理解“相遇”。 (2)出示第二句: ①指名读;评议。 ②理解识记“喜欢”。 A.联系字源,讲解字形:上面部分“”表示擂鼓庆祝,下面的“口”代表笑着的嘴巴,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 B.出示生活中在喜庆的日子里或相应的场合中见过的“喜”字图片,加深记忆,了解“喜”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心情,一份美好的祝愿。 C.认识又字旁,利用熟字“吹”换偏旁记忆:吹-口+又=欢。 ③识记“怕”:忄+白=怕。“怕”是一种心情,所以是“忄”。给“怕”找朋友:害怕、不怕、可怕、最怕。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第一则字谜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互读互查第一则字谜,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喜”。 4. 用“喜欢”说个句子。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2.对比观察,指导书写“红”。 (1)让学生观察“红”,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2)加一加记忆:纟+工=红。了解绞丝旁的字大多和丝线有关,日字旁的字则大多和时间或太阳有关。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认读生字,观察生字。 3.学生跟着课件书空。 4.交流书写注意点。 5.练习书写生字。 四、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2.布置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练写生字。 课堂演练,完成课后作业。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令、感、动”等生字和力字旁;会写“动、明、无、万”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则字谜。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的特点猜出第二则字谜的谜底,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前置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