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8.3.2 容易误导读者的统计图 第28章 样本与总体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示范课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1.会正确的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2.会分辨误导决策统计图的错误因素. 练习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些概念,并举例说明。 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及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特点和应用。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特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重点和易错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统计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作业 为了解某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情况,从该班 50 名学生中抽取 1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指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某果园有苹果树 1000 棵,为了解这些苹果树的产量情况,从中抽取了 50 棵苹果树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若这 50 棵苹果树的平均产量为 80 千克,估计该果园苹果的总产量。 某学校有教师 150 人,其中高级教师 30 人,中级教师 90 人,初级教师 30 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30 的样本,求从高级、中级、初级教师中分别抽取的人数。 拓展作业 设计一个调查方案,了解你所在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要求明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及抽样方法。 实践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统计问题,如调查同学们喜欢的音乐类型、手机品牌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撰写一份简单的统计报告。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样本与总体的相关概念,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较好。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抽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准确性。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探究一:容易误导读者的统计图 问题1:甲品牌酒近几年的销售量和价格如下: 2002年 2006年 2010年 年度销售量/万瓶 150 180 210 该年度的单价/元 40 50 60 甲品牌酒的产量和价格 有人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出甲品牌酒价格变化的两幅统计图, 两幅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在左边统计图中,2010年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看上去是2002年的多少倍?实际上呢? 两幅条形统计图给人的感觉不一样!2倍,实际上是1.4倍 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在决策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但有时某些不规范的统计图,也会误导我们的判断.因此要学会对易产生误导读者的统计图进行鉴别. 归纳总结: 在绘制统计图时,纵坐标上的起始值应从“0”开始,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 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趋势时,应注意横(纵)坐标的一致性. 问题2:你有许多人认为鹌鹑蛋比鸡蛋更有营养,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是经过检测的结果. 检测发现,每100g鹌鹑蛋和鸡蛋的可食部分中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分别为:维生素B1约0.18mg和0.15mg;维生素B2的约为0.79mg和0.31mg;维生素B6约0.02mg和0.12mg. 厂方甲用两幅直方图比较两种蛋的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如图1. 厂方乙用一副直方图比较两种蛋的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如图2. 厂方甲的两幅直方图的比较 图1 分析:这两幅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