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4 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第7章 锐角三角函数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示范课精品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ABC,其中∠C = 90°。设∠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 正弦函数定义 引导学生观察∠A 的对边 a 与斜边 c 的比值,给出正弦函数的定义:在 Rt△ABC 中,锐角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 sinA,即 sinA = a/c 。通过多个不同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示例,让学生计算∠A 的正弦值,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余弦函数定义 类比正弦函数,讲解余弦函数:锐角 A 的邻边 b 与斜边 c 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 cosA,即 cosA = b/c 。同样通过实例计算强化概念。 正切函数定义 介绍正切函数:锐角 A 的对边 a 与邻边 b 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 tanA,即 tanA = a/b 。引导学生分析正切函数与正弦、余弦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9 布置作业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知2-讲 知识点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2 由于锐角与它的各个三角函数值是一一对应的,根据逆向思维,若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则可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写出相应的锐角的度数,如已知sin α=,则∠α=45°;已知tan A=,则∠A=30°. 知2-练 在△ABC中,∠A、∠B均为锐角,且∠A、∠B满足+2=0,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例 2 解题秘方: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两个内角的度数,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 +2=0, ∴ sin A-=0,=0, ∴ sin A=,tan B=,∴∠A=60°,∠B=30°. ∴∠A+∠B=60°+30°=90°. ∴∠C=180°-90°=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 知2-练 知2-练 特别提醒 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求特殊角的度数时,要注意: 1. 要求的角是锐角; 2. 看准三角函数的类别,函数值相同时,类别不同,角的度数可能不一样; 3. 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既要会由特殊角求三角函数值,又要会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度的大小. 知3-讲 知识点 已知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 3 已知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锐角的度数 步骤 “ ”→函数键→函数值→“ ”,显示的结果的单位是度,如果要将单位化为“度、分、秒”的形式,应再按“ ”键. 牢记 解读:(1)要用到 键的第二功能 键,这时就需要先按功能键“ ”,有的型号的计算器上找不到“ ”键,而是用“ ”键代替. (2)不同的计算器操作程序可能不同,按键规定也可能不一样. 知3-讲 特别提醒 要注意不同型号的计算器的操作步骤可能有所不同,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 知3-练 已知下列锐角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其相应的锐角的度数. (1)sin A=0.516 8(结果精确到0.01°); (2)cos A=0.675 3(结果精确到1″). 例 3 解题秘方:按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依次按键. 知3-练 解:(1)依次按键: , 显示结果为31.117 845 56,即∠A ≈ 31.12°. (2)依次按键: , 显示结果为47°31′21.18″,即∠A ≈ 47°31′21″ 知3-练 解法提醒 计算器直接计算出的角度的单位是度,而不是度、分、秒, 因此, 若要得到用度、分、秒表示的角度,可以借助 键. 返回 D 1. 已知cos A=0.265 9,运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A时(在开机状态下),按下的第一个键是( ) 返回 2. B 如图,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28°,高为7米. 用计算器求AB的长,下列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 返回 3. 75° [2024仪征期末]锐角A满足2cos(∠A-15°)=1,则∠A=_____. 返回 4. 37.09° 根据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