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8 匆 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借助文中插图来品读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 2.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悟时间的珍贵。 2.学习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方法。 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而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程的复杂心情。 学习重难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第一课时 1.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一生勤奋,笔桃不辍,给我们留下了190 多万字的作品。他身重病, 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教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1931———1932年,留学英国,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主要作品:《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诗集《雪朝》(与人合著)、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2.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jīn(情不自禁) jìn(禁止) 禁 曾 céng(曾经) zēng(姓曾) 2.多音字 藏 悄 cánɡ(埋藏 ) zànɡ(宝藏 ) qiāo(静悄悄) qiǎo(悄然) 3.词语解释配对 4.近义词配对 5.反义词配对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 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 第5自然段:照应开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四、品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段话写了哪些事物?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描绘季节更替,用自然界事物与时间作对比,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排比 对比 我会仿写: 月亮缺了,有____的时候; ____黄了,有____的时候; _____。 再圆 叶子 再绿 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一连串的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表达出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分组读2—4自然段,思考: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作者是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来表现的?在文中找一找,圈起来。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画出比喻句,并说说这段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形象地写出了日子的渺小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