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8767

8《匆匆》课件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7100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匆匆,课件
  • cover
(课件网) 8 匆匆 教学策略 1.词语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 2.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3.表达运用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1 课 时 第 2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赤裸裸”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匆匆”是什么意思呢? 急急忙忙的样子 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作者简介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学习生字 藏 挪 徘 徊 蒸 裸 cánɡ nuó pái huái zhēnɡ 后鼻音 藏: luǒ 学习生字 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去不复返 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在什么位置?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初读课文。 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齐读: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再读课文。 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呢? 反复诵读,在文中圈出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全班交流。 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 自由读、分组读第1自然段。 思考: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 排比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反问 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是多少年?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3.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