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 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 2.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杠杆每小格代表10 cm,每个钩码重1 N.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旋转一些,使杠杆在_____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2)改变钩码的位置并调节钩码的数量,得到下表所示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若实验过程中杠杆右端下沉,小军赶紧调节杠杆平衡螺母,使得杠杆恢复水平平衡,他的操作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① 3 40 2 60 ② 2 50 5 20 ③ 4 30 3 40 (3)如图乙所示杠杆水平平衡,从两侧各取下1个钩码,要使杠杆依然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钩码位置移动到距离支点_____cm刻度线处;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去掉右侧钩码并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当测力计从竖直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时,拉力的力臂会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材某处,静止后木材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木材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此实验可判断A、B两段木材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A_____GB(选填“>”“=”或“<”). 3. 创新小组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进行如下实验: (1)小明所在小组在进行该实验时,有人提出了“所用的杠杆为什么通常选取中心作支点?”他们讨论后得出如下观点,你最赞同观点_____. A. 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 使力臂跟杠杆重合便于读取力臂 C. 便于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D. 杠杆自身的重力过支点,不影响杠杆平衡 (2)小亮所在小组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甲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_____(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3)小萧所在小组在山上找到了一块坚硬的石块,他们仅用直尺这一测量工具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装置如图乙、丙所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用细线将轻质直杆悬拉起来,悬点为O,并将石块用细线悬于直杆O点右侧的P点; B. 移动悬挂重物的细线,直到直杆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OB的距离为9 cm; C. 保持石块的悬点不变,将某重物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左侧并移动,直到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OA的距离为14 cm; D. 保持石块的悬点不变,将装水的烧杯置于石块下方并向上移动烧杯直到石块浸没水中. ①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_____(填步骤前的字母);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可求得待测石块密度为_____kg/m3. 4.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 N的钩码.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