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通电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 V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则故障为定值电阻R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图乙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V;当R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若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是5 Ω、10 Ω、15 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Ω. 2.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5 Ω、20 Ω、15 Ω、10 Ω、5 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0~50 Ω”. (1)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了,请你把接错的那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改正以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连接好电路后,如果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位置交换,则闭合开关后,会发现两表中只有_____表有示数(选填“电流”或“电压”). (4)为了用上所有的定值电阻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至少保持_____V不变. (5)实验中将5 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 Ω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滑动,使电压表示数恢复到原来的值. (6)小阳同学每次随机选取一个定值电阻,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丙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_____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阳选取的是阻值为_____Ω的定值电阻. 3.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 V保持不变,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Rx、10 Ω、20 Ω(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0 2.0 3.0 电流I/A 0.2 0.4 0.6 (1)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端. (2)将电阻Rx连入电路,调节滑片位置进行三次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 (3)做完第三次实验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将电阻Rx换成10 Ω的电阻,再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3 V,调节滑片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 (4)再断开开关,将10 Ω的电阻换成20 Ω的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2,则R1_____R2. 4. 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小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 V,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 (1)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发现两电表示数始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将滑动变阻器的_____(填字母)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小宇继续实验,他把数据就标记在图丙上.分析图丙可知,他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选填字母). A. 10 Ω 2 A B. 25 Ω 2 A C. 50 Ω 0.5 A (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表示_____. (4)以下实验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