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德惠市九年级质量监测第一次模拟测试 物理试卷[考试时间为58m]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 A.20℃ B.37℃ C.0℃ D.100℃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C.太阳能 B.可燃冰 D.核能 3.家庭照明电路开关的外壳通常用塑料制作,这主要是利用塑料的( ) A.塑性 B.绝缘性 C.延展性 D.导热性 4.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它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5.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机给远处的树木拍风景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树木是光源 B.手机离树木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手机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 6.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声速 C.响度 D.频率 7.高空抛物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同一物体在高处具有较大的( ) A.重力 B.动能 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 8.下列是小明家中的用电器,其中电功率最大的是( ) A.冰箱 B.电风扇 C.小台灯 D.空调 9.如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棒搬动巨大木料的情景。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木料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它地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支架,可以看作是定滑轮 B.在巨木的下面垫上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 C.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减小支架对地面的压强 D.使用这个“简单机械”搬动巨大木料,可以省力 10.如图所示,是科技小组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示意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始终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水流的速度变大时( ) A.探头向上运动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第11-19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第20小题7分,共50分。 11.小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发现很多物理现象: (1)妈妈做包子时候,面皮在手的捏压下变成花瓣般的褶状,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 (2)蒸包子由生到熟,主要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3)包子蒸熟后能闻到香味,这是_____现象。 (4)若水壶中有2kg、20℃的水,则水的体积为____m3天然气的热值是4.2×107J/m3,假设无热量损失,把这壶水烧开(在标准大气压下),需要____m3的天然气。 12.2025年春晚机器人现场扭秧歌,引起全国人民关注。 (1)现场画面传到千家万户,是利用_____传递的。 (2)机器人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机器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当机器人的手绢转动时。主要控件是腕部的电动机搭载的抛放线结构。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变成_____能。 (4)机器人的质量是4kg,假设“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 ,机器人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Pa。 1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不挂钩码时,调节螺母,使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在B点挂_____个钩码,使杠杆再次在原位置平衡。 (3)如图乙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踏碓(碓:duì,古代的一种给稻谷支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杆的一端,另一端就会连续起落)。踏碓属于_____杠杆。 14.复兴号动车组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 (1)自主开发的新型隔音材料,同时还装有双层真空玻璃,这些都是在____减弱噪声的。 (2)在行驶过程中,以铁路两侧的树木为参照物,动车组是_____。 (3)放在列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