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综合练习卷-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春晚节目“山鹰和兰花花”中,观众能分辨唢呐和排箫两个乐器是通过(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口技》一文对口技者高超技艺的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精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口技表演者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调 B.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观众听见的各种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文中“满坐寂然”形容现场声音的响度小 3.“声纹锁”运用声纹识别技术,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其他人说出同样的“口令”时却无法让锁打开。你认为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身份,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传播速度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振动产生的 B.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的声音与编钟音色相同 D.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音调 5.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动画片《哪吒2》的配音生动有趣,配音的录音棚四周墙壁上都做成凹凸不平或安装像蜂窝状的装饰板(如图),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装饰更加的美观 B.减少噪声的反射 C.增强噪声的反射 D.改变声音的音调 6.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下列警示标志中主要为了防止物体的重力势能造成危害的是( ) A. B. C. D. 7.河南舞阳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它由鹤类鸟的翅膀骨头制作而成。下列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笛吹奏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B.笛声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笛声是由固体的振动产生的 D.按住不同笛孔吹奏音调会变 8.如图所示,在“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特定排列的横向凹槽,当汽车以指定速度行驶时,会发出动听的音乐,既能够引导驾驶员减速,又能增加旅途的乐趣。下列关于汽车在“音乐公路”上行驶时,发出音乐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路面振动引起的 B.凹槽越深,音乐声的音调越高 C.凹槽的间距越小,音乐声的音调越高 D.汽车行驶的越快,音乐声传播的速度越快 9.“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通过这句诗赞美了琵琶女的娴熟、高妙的演奏技巧,用随意弹奏的琴声来表示内心的情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琵琶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诗句中用它来传递信息 B.响度大的琵琶声对邻班正在听力训练的同学来说也是乐音 C.转动转轴可改变琵琶弦的松紧程度,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D.空间站的宇航员出舱后可以直接欣赏从地球传来的琵琶声 10.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在发声的扬声器旁放置点燃的蜡烛,火苗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玻璃罩中空气不断减少时,听到声音变小,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变小 C.丙图,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不同的齿轮,有的声音很“尖”,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填空题 11.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榜样,学校举行了“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的主题演讲比赛。演讲声是由参赛者的声带 产生的,并以 为介质传播到现场师生耳中。 12.云锣出现于唐代,是中国传统的敲击体鸣乐器。如图所示,演奏时用小槌击奏,云锣发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云锣”或“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上面的小锣和下面的大锣,发出声音的 不同。 13.在公共场所听音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我们会戴上蓝牙耳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