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1883

人教版(2024版)七下数学 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课件(共31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4595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3课时,探究,同步,教案,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继续探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思想这一章已经接触了多次,与之前不同的是“探究3”中的信息量很大,原料数量、公路长度、铁路长度、公路运费、铁路运费、原料费、销售款等等。分析清楚众多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借助表格或画图可以清晰表达题目中的数量信息,体现数学的条理性,加深对建模过程的认识,这一典型的数学建模过程,需要学生在方程、方程组以及后续的不等式、函数的学习中,逐步体会。 学习者分析 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特别是通过“探究1”和“探究2”的合作研究,对模型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解决数量关系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在本节课中需要关注如何设间接未知数,以及如何用数学问题的答案解释具体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发展模型观念。 教学重点 分析较复杂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利用二元一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从实际背景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转化成数学语言,明确未知数,建立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学习目标教师活动1: 师出示学习目标: 经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发展模型观念。学生活动1: 学生齐声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环节二:新知导入教师活动2: 问题: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预设: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预设:(1)审:弄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2)设:恰当地设未知数. (3)列:根据(1)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4)解:正确地解方程组. (5)验:检验解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 (6)答:答案要完整且单位统一.学生活动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复习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基本步骤,为进一步利用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3: 例1:如图,丝路纺织厂与 A,B 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纺织厂从 A 地购买长绒棉运回工厂,每吨运费 29 元,再把制成的纺织面料运往 B 地,每吨的运费为 32 元,试求铁路、公路运价分别为多少元/(t·km)? 提问:说一说“多少元/(t·km)”是什么含义? 预设:每吨每千米多少元 分析: 解:设铁路、公路运价分别为 x 元/(t·km)和 y 元/(t·km).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铁路、公路运价分别为 0.2 元/(t·km)和0.5 元/(t·km). 例2:如图所示,丝路纺织厂与 A,B两地由公路、铁路相连.这家纺织厂从A地购进一批长绒棉运回工厂, 制成纺织面料运往地.已知长绒棉的进价为3.08万元/t, 纺织面料的出厂价为4.25万元/t,公路运价为0.5元/(t·km) ,铁路运价为0.2元/ (t·km) ,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5200元,铁路运费16640元.那么这批纺织面料的销售额比原料费 (原料费只计长绒棉的价格)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追问1:题目中都有哪些量? 预设: 指出:本题涉及的量较多,这种情况下常用列表或画图的方式来处理,使数量关系更加直观、简洁。 想一想:本题涉及的量是不是可以分成两类呢? 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