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5254

5.2分式的乘除法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35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分式,除法,教学设计,格式,北师大,数学
  • cover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分式的乘除法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五章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教师用书》中本节教材编写说明】 本节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在学生已掌握分数乘除法运算和分式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材通过类比分数乘除法法则,引导学生探究分式乘除法法则,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分式乘除法是后续学习分式加减法、分式方程的重要基础,在分式运算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阐述学生的学习基础(可结合《教师用书》单元说明相关内容进行描述)】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运算,对分数的运算法则和算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本章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也已经认识了分式的概念,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学习分式乘除法奠定了知识基础。但由于分式运算的符号处理和因式分解相对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符号错误、因式分解不彻底等问题。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通过类比分数乘除法法则,经历探索分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类比推理能力。 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法则,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 在探究分式乘除法法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1. 探究分式乘除法法则(他评+师评)。 2. 评价探究学习过程(自评+互评+师评) 3. 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难点:分式乘除运算中的符号处理以及因式分解和约分的综合运用。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开展合作探究。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展示生活中购买西瓜的场景图片,提出问题:已知西瓜都看成球形,西瓜皮厚度都为d,球体积公式V = ∏(R为球半径),如何计算西瓜瓤与整个西瓜体积比?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需要用到分式运算知识,从而引出课题———分式的乘除法。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分时乘除法问题 知识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除法法则:分数乘法是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是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请学生举例说明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复习分数乘除法法则,为类比探究分式乘除法法则做铺垫 类比探究 1. 教师提出问题:分式的乘除法是否也有类似的法则呢?让学生类比分数乘除法法则,尝试写出分式 和(b、c、d均不为0)的运算结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推导过程。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3.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纳分式乘除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并用字母表示为 =和==(b、c、d均不为0)。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法则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分母不能为0,运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等。 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自主探究分式乘除法法则,培养探究能力和类比思想。 例题讲解 教师板书 例1:计算(1) (2)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强调先根据分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再进行约分,将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例2:计算(1)(2)。 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最后约分计算。在讲解过程中,重点强调符号处理和因式分解的方法。 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