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0484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366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四,高一,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但丁的《神曲》以灵魂通向天堂为终极归宿,但在诗中又极力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并强调通过个人道德完善而非教会中介实现救赎。由此可知,但丁的《神曲》( ) A.呈现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B.彻底打破了宗教对人神关系的垄断 C.以理性主义批判宗教蒙昧 D.实现了宗教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调和 2.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维多利洛主张建立环境恬静优美的“自然学校”,让老师安心地教、学生安静地学。他还认为德育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这表明( ) A.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开始形成 B.工业化发展催生环保教育观 C.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育领域 D.教育思想彻底摆脱神学束缚 3.16—17世纪的英国诗人创作了很多时间意象,如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集》中把时间比作“时光老头子”“血腥的魔王”“吞噬一切的流光”“镰刀”“利斧”等,马韦尔在《致羞涩的姑娘》中用“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的意象来强调年华易逝,岁月不饶人。“时间意象”的大量涌现( ) A.体现了宗教神学“永恒天国”的观念 B.折射出科学革命后机械时间观的影响 C.表达了资产阶级推翻专制王权的诉求 D.反映了对现世生活和个人价值的关注 4.18世纪中后期,法国学者德·拉·梅特里等人通过系统研究非洲、美洲原住民部落的婚姻制度与家庭结构,试图归纳人类社会的普遍伦理法则。他们既批判欧洲传统道德观的狭隘性,又强调“野蛮人”习俗中蕴含的理性逻辑。据此可知,这一研究取向体现了( ) A.理性主义对社会研究的重塑 B.殖民扩张推动文化多元认知 C.科学革命催生社会进化理论 D.启蒙思想与宗教改革的互渗 5.莎士比亚将金钱比作“害人灵魂的更坏的毒药”。如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准备服毒殉情时对药贩说道:“这儿是你的钱,那才是害人灵魂的更坏的毒药,在这万恶的世界上,它比你那些不准贩卖的药品更会杀人;你没有把毒药卖给我,是我把毒药卖给你。”这反映出( ) A.文学创作的人文主义色彩 B.社会经济转型与道德观念的冲突 C.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D.作者极力控诉资本积累的罪恶性 6.17世纪,一些法国思想家主张:不应盲目迷信教会权威,人们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思考宗教教义。教会不应过度干涉世俗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圣经》,并据此安排自己的信仰生活。这表明他们( ) A.否定基督教的地位 B.倡导宗教宽容自由 C.强调个人理性自主 D.推动科学革命兴起 7.在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大法官们在查封伏尔泰等人著作的同时,也把他们的著作收藏到自己的书房,参与政治舆论战的律师们则把印刷启蒙思想的小册子呈现在公众面前。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法国( ) A.共和潮流势不可挡 B.思想冲突愈发激烈 C.理性精神广泛传播 D.司法领域率先觉醒 8.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其加盟城市原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盟,宗教改革后,这些城市改宗新教,与天主教皇室矛盾加剧,转而联合丹麦、瑞典等新教势力。这一变化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阻断了德意志内部的商业联系 B.推动了德意志政治势力重组 C.使帝国城市获得完全独立地位 D.加速了德意志统一市场形成 9.16世纪后期,占有英国议会下院大量自治城市议席的并非市民,而是与城市有联系的乡绅,这被称为“乡绅入侵议会”现象。到了17世纪前期,“乡绅入侵议会”现象不断变弱,真正的市民代表迅速增多。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完善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0.1798年率军进入埃及时,拿破仑宣称要将埃及从马穆鲁克和奥斯曼专制者的枷锁中拯救出来,把启蒙和自由的光明带到东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