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27《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所编排的三篇课文,一篇是中国童话,两篇是外国童话。《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讲述了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十分生气,就把他们赶走了,从此花园总是被冬天占领。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竟然就跟来了。但在花园最远的角落里,一个小男孩爬不上桃树,角落里依然处在寒冷的冬天里。巨人心软了,他把小男孩抱起来,放在树枝上,整个春天跟着都来了。巨人拆除围墙,从此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耍、生活。 课文主要表现了巨人由冷漠、孤独而变得和善、无私的形象。根据编写特点和语文要素,本课的学习内容为:一是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巨人花园的奇妙景象;二是探寻花园季节变化的原因,思考是什么改变了巨人;三是能展开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语言运用: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 思维能力: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审美创造: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巨人花园的奇妙景象。 2.探寻巨人的花园春冬变化的原因,思考是什么改变了巨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揭示课题,聊聊巨人 《宝葫芦的秘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童话故事的奇妙和有趣。这节课,我们再来走进一个外国的童话故事。揭示课题:巨人的花园。 说一说题目中最吸引你的字眼儿是什么?在你的想象中巨人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体型、外貌、力气、性格等方面说一说。 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学习活动一 初读课文,发现奇妙景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如果课前做过预习,此学习环节可以跳过)。 2.检查反馈,认读文中生字词。 丰硕 允许 砌墙 重惩 脸颊 冰雪覆盖 北风呼啸 一缕阳光 搂住 (1)正音:读好“硕”翘舌音;读对“砌”“惩”的声调。 (2)辨形:“搂”和“缕”。 3.交流初感受:巨人的花园,最奇妙的是什么? 预设:花园里景象有时是春天,有时又是冬天;而且同时有春天和冬天的景象。 4.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巨人的花园,春天的景象和冬天的景象分别出现了几次,做做标记。 交流反馈: 春天的景象———第2、11、13自然段,出现了三次 冬天的景象———第7、13自然段,出现了两次 板书:春———冬 ◎学习活动二 朗读品味,感受奇妙景象 1.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花园春天的景象。 (1)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2)交流分享阅读感受,相机点拨引导。 提供语言支架,说一说: 我仿佛看见(听见、闻到)了_____ 巨人的花园是一个_____的花园。 ◇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交流中相机点拨引导:柔嫩的青草,你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星星似的花朵,你看,它们正在对你(眨眼睛)! ———在这样的草地上,你最想做什么?(做游戏、打滚……) ◇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交流中可相机点拨:这么多桃树,最诱人的是桃树的什么?(珍珠色、丰硕的果子) ◇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他们唱歌。 交流中相机点拨:小鸟唱着悦耳的歌,你能编一句歌词吗?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品读课文第7自然段,感受花园冬天的景象。 (1)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巨人的花园冬天又是个怎样的花园呢? (2)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提供语言支架,说一说: 我仿佛看见(听见)_____, 巨人的花园是一个_____的花园。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对比朗读第2、7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