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不懂就要问 略读课文 学习提示 学习方法 我的发现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成为国父。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背诵 照例 圈画 糊涂 吓呆了 戒尺 厉声 挨打 楚国 私塾:是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1 2 3 4 5 6 7 8 9 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借助插图是一个好方法。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借助插图是一个好方法。 课文的这两幅插图分别对应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按故事的发展顺序。 先讲了什么, 接着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 画一画: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画面读一读。 说一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1 2 3 4 5 6 7 8 9 起因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咿咿呀呀 从来 起因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壮着胆子 问问题,为什么还要壮着胆子?联系上下文理解。 起因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起因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 。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 没有用 起因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吓呆了 起因 1 2 3 4 5 6 7 8 9 经过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厉 声 经过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改变? 经过 1 2 3 4 5 6 7 8 9 结果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结果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放慢语速,读一读。 回顾全文,对于孙中山小时候敢于向先生提问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