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8737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41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年级学科 三年级语文 执教者 课题 《元日》 课型 古诗精读 教学设计说明 《元日》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根”。本课教学着重借助中华古诗文传统读书法吟诵,让学生在声音的高低延展中,结合自身体验,想象诗歌画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中的传统习俗魅力,感受亘古相通的民族情感。通过起初学生只能说出大致诗意,到通过吟诵、结合自我体验,同伴、师生多维互动、评价中感受诗歌描绘的欢乐画面,使学生生成能把诗歌大意说生动的能力。最后通过教师出示背景资料,教师引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再通过拓展吟诵《登飞来峰》一诗,进一步感受王安石积极向上、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发挥诗歌的诗教功能,使学生受到精神洗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反复品味、吟诵,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元日》,熟读成诵。 2.学习书写“符”,逐步养成习字读帖、认真描摹的书写习惯。 3.运用借助吟诵、借助经验、借助想象等方法,感受“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这三幅节日情景,体会人民欢天喜地的过节景象,感悟传统习俗的文化魅力。 4.借助资料、借助吟诵,感受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决心和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两成”教育渗透点 “两成”教育渗透点 1.书写“符”字,落实“两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习字读帖、认真描摹的书写习惯。 2.课中进行两次同桌合作说诗意,第一次是初步说诗意,第二次是在学诗感悟后说好诗意,学生说诗意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一次四人小组合作是让学生充分交流资料,交流自己的过节体验,第二次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合作、“操作实践”,让学生创造性地表现诗意,落实了我校“两成”教育中“合作交往”“善用资源”“操作实践”等习惯养成。 3.介绍工具书《说文解字》 、借助资料走进诗人创作背景,让学生“善用资源”了解学习诗歌的方法。 4.感受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决心和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培养学生“主动尽责”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5.借助吟诵,反复涵咏,通过声韵的品味,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能力,感悟古诗文学习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1.运用借助吟诵、借助经验、借助想象等方法,感受“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这三幅节日情景,体会人民欢天喜地的过节景象,感悟传统习俗的文化魅力。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多种读诗方法,感悟三幅节日画面,能把诗意说得流畅、生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二备 修改 一、旧诗导入,初识元日 1.课前全班诵读《梅花》《北陂杏花》。 2.揭题。 3.理解“元”字,了解传统文化。 4.说元日。 5.再读课题。 二、正音识字,感知画面 1.正音读古诗。 2.指名学生读准古诗中的字音。 3.生标注平仄、韵字,自由吟诵古诗。 4.个人展示吟诵。 5.全班打开书本吟诵。 6.自我读帖,书写“符”字。 7.同桌合作说诗意。 (小组合作要求:逐字逐句、共同探讨、说出诗意) 8.生汇报说诗意。 9.感知画面。师:诗中写到了哪三幅过春节的节日情景呢?动笔圈出来。 10.提出核心问题。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11.自读批注。 三、反复涵咏,品味诗情 1.品读“放爆竹”这一节日情景。 ①感受“爆竹”噼啪之声。 ②感受“一岁”心情之快。 ③个性朗读。 ④全班配动作吟诵。 ⑤全班吟唱。 【设计意图】入声字“爆竹”与“一岁”读得高亢,使人想到爆竹声声震天响的画面,使人想到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通过自读吟诵、教师点拨,同伴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放爆竹”这一传统节日情景。 2.品读“饮屠苏”这一节日情景。 ①理解“春风”之延长。 ②理解“送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