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记忆雕刻师”修炼手册 ———家国情———单元作业设计 设计者: 一、单元整体说明 (一)教材编排 【单元名称】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家国情怀 【教材内容】《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习作”的主题是“他_____了”及语文园地四 (二)要素简析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导语是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围绕着这样的人文主题来编排组织单元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中学会甘挑责任,勇于担当。人文主题既是单元学习要落实的学习和成长目标之一,同时又为单元学习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情境;同时,提醒学生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不忘过去,突出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凸显了人文性。这将母语学习与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文本语言文字,发挥了文本的思想教育价值,用陈先云先生的话说,就是实现了“文道统一”。 【语文要素】 选编这四篇课文,除了落实“家国情———的人文教育,也在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纵观部编版教材中小学各阶段的阅读训练要素,从文本中可以捕捉的信息,总共有三类:①体会人物心情/内心。②感受/体会人物品质。③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品质、体会作者感情这三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不严格地说,通过体会人物的内心,能够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从而感受作者倾注文中的情感。这样的阅读训练要素表述,从中段的四年级到高段的五年级,贯彻了文本中心意识,同时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有了提升,体现了学习上的螺旋上升,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脚手架,对于学生来说,很好上手。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它和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相关联的。四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是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这次习作也提出“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为落实两个语文要素,课后习题、课前导学创新了实践方式,语句。通过反复朗读、前后对比、角色自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这些句子中是最好的方法,本单元的作业较多设置阅读、身临其境等实践作业,以真实任务情景为驱动,引导学生阅读、理 解、概括、体会人物感情,呈现了多样态活泼有趣的言语实践方式,为学习活动注入了新鲜元素。 (三)、教学重点 课时 课时任务 目标课时 学习情景 学习内容 第一 课时 时空记忆大门开启 整体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2、设计“梦回当年”阅读卡 了解单元学习任务,知道学习目标; 学习规划单元阅读计划,激起阅读家国情怀故事 3.初步体会家国情怀。 第二 课时 开启:唐宋放映机 (《古诗三首》+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习本课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朗读古诗并背诵 4、能谈谈自己学习古诗后的感受。 第三 课时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填写“梦回当年”阅读卡 情景活动:小放映员感慨 第四 课时 借助资料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体会诗人感情 第五 课时 雕刻师初级生(《青山处处埋忠骨》+词句段运用①) 1、会认会写生字词 2、通过多次朗读课文,重点句词诵读,体会爱国深情 1、自主学习字词默读课文 2、概括文章内容,通过字词句体会毛主席内心世界,深刻领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第六 课时 1、朗读本单元课文,能够自己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并分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