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巩固练习 时间: 70 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44分) 1. 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2. 选择题。 (8分) (1)按照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排序,下列排列错误的一项是( )。 (2)根据“具”的字形特点,联系其本义,分析这个字。上边表示( ),下边表示( )。 A. 鼎 B. 火 C. 目 D. 两只手 (3)下列选项中,哪个字和“璨”的读音一样 ( ) A. 餮 B. 粲 C. 珉 D. 藤 (4)“树红树碧高低影”的下联应当是( )。 A. 半帘花影月笼纱 B. 烟淡烟浓远近秋C.一城山色半城湖 D. 近水远山皆有情 3. 辨一辨同音词。 (4分) 功课 攻克 (1)哥哥在游戏中 难关的时候,军军也把 做完了。 琵琶 枇杷 (2)小红多才多艺,她不仅会唱歌,还会弹 。她最喜欢吃 。 4. 汉字真有趣,我们来猜字谜吧! (4分) (1)草堆下面两只狗。 谜底: 。 (2)宝玉不在姑娘在。谜底: 。 5. 补全下面的谐音歇后语,并选择填空。 (6分) 外甥打灯笼———照 (舅) ———无(吴)用 隔着门缝吹喇叭——— 咸菜烧豆腐———有言( )在先 (1)这家饭店真是“ ”! 连远在外省的姑姑都知道。 (2)在足球比赛开始之前,李老师说:“咱们班是第 次参加比赛,‘ ’,比赛时一定要文明,不可以故意伤害别人。” 6.五(2)班的学生对莫高窟很感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石窟的秘密吧。(8分) 7. 将下面的研究报告补充完整。(10 分) 关于 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不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端午节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 。 2 询问身边的人。 3 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来源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 风俗 挂艾草、_____、佩戴香囊…… 现状 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文化影响了世界各地。 四、 1. 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2. 多种端午风俗流传至今。3. 端午文化影响了世界各地。 二、阅读与理解。(共 26分) (一)甲骨文(11分) 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占卜,预知吉凶,决定行止,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 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3000 余年的沉寂。 ③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劳作时偶然发现了被刻画过的龟甲、兽骨。 历经3000余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 最初,甲骨只是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才被有意识地作为甲骨文的载体收藏。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殷墟自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辞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经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的研究走过了“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1. 下面哪个不是殷商时期常用于占卜吉凶的甲骨 ( )(2分) A. 乌龟的腹甲 B. 乌龟的背甲 C. 牛的膝盖骨 D. 牛的肩胛骨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 B. 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 C. 1899 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D. 甲骨文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3 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