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706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22.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795447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伯牙,PPT,19张,课件,鼓琴
  • cover
(课件网) 伯牙鼓琴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流水( 潺潺 ) 杨柳 ( ) 清风 ( ) 白雪 ( ) 明月 ( ) 你能照样子填空吗? 依依 徐徐 皑皑 皎皎 潺潺流水 依依杨柳 徐徐清风 皑皑白雪 皎皎明月 课前活动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听朗读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伯牙鼓琴 初读课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 弹 . . . . . . . . 刚刚 好啊 像 值得 再 不久 第一个“为”读二声wé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四声wèi,表示行为的对象。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借助文中注释、插图; 2.工具书、相关资料; 3.联系上下文; 4.反复朗读,想象画面。 自读目标: 请你借助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含义,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琴圣 樵夫 品读课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找找具体描写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的句子: 知音 “乎”是一个文言虚词,有表示赞叹的语气作用。“乎”之后要稍作停顿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 同学们不仅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还听懂了他的志向。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他高远的志向。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 。”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 徐徐清风 皑皑白雪 皎皎明月 活学活用 伯牙还会借琴声表现什么?钟子期又会听出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合作诵读 知音是相互的,男生读伯牙所做,女生读子期所说。我们来配合读出二人的心心相印。 伯牙面对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你对知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再相见时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思考:为什么要破琴绝弦?此时的伯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体会情感 拓展延伸 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拓展延伸 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 作业布置 1、用自己的话给父母讲述《伯牙鼓琴》的故事。 2、查阅《管鲍之交》,了解管仲与鲍叔牙的深厚情谊,想一想他们的友情与本课有什么区别? 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