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3495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16 诗歌鉴赏 —(含答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45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专题,答案,鉴赏,诗歌,汇编
  • cover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16 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2024六下·望奎期末)古诗词阅读,完成下题。 石灰吟 明代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2.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限断两处) 要留清白在人间 3.这首诗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2024六下·鄞州期末)读诗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近现代]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 春归何处 黄庭坚[宋]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4.关于两首诗词的说明与赏析作出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两首词正文字数都是46个字。    ②两首词的词牌名都是“清平乐”。    ③两首词中的“行”都是“走”的意思。    ④两首词的内容都是伤春悲秋,以婉约的词风为主调。    5.摘录两首词中印象最深刻一句,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①摘录:    ②画面:   。 6.两首诗词你更喜欢哪首?请结合创作背景说明理由。 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创作背景 一道封锁线,翻越六盘山高峰,胜利在望时写下的咏怀之作。抒发了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他们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壮志。 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黄庭坚被贬宜州期间创作,他在宜州的职务较低,且自由受到限制。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全词空灵含蓄,情趣盎然。 喜欢   ,理由   。 (2024六下·南充期末)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途中的艰难。 C.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8.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先以“   ,  ———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再现了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通过描写越五岭、跨乌蒙、    、    、踏岷山,表现出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9.下列关于长征精神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追求新颖、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 C.团结一致、友爱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10.这首诗的作者是   ,请你再写出一句他创作的诗词:   。 (2024六下·桂阳期末)古诗两首。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①任:任凭。②尔:你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____。 [注释]①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临池学书。 1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12.对比两首诗的内容,照样子填写表格。 古诗 描写的事物 生存的环境 《竹石》         《墨梅》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题画诗,《竹石》题于郑燮自己的《竹石图上》王冕的《墨梅》是题在他所创作的《墨梅图》上。 B.这两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品格,后两句写特点。 C.郑燮的《竹石》中“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14.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特点,表面看是咏物,实际是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志 向,这种写法称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